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此公去暑似新秋。
吏毒一句句。
行县胜监州。

便晴也是不曾晴。
不怕金吾禁行。
风雨动乡情。

今岁涂山禹会成,俟河真得见河清。


官粗无路朝元去,卧听钧天奏乐声。

清卿南轩春有光,点缀万绿留红芳。


临轩撩乱难比数,杨家肉屏当面张。


南都根本元气壮,此花盛得当推王。

鳌背霜寒菊自开,欣看萸佩宴吹台。


尚书履近东山驻,大将旗联西府回。


香冷金华双使至,秋明玉树二难来。

水风吹树晚萧萧。
散发醉吹箫。
尘事苦如毛。

伊昔歌鹿年,公兄我如弟。


詄荡宽酒德,参差偕宦轨。


北风吹转蓬,升沉自兹始。

金陵握手非初会,曾读芙蓉谢监诗。


鳌背尚悬唐使节,螭头重领汉官仪。


星辰午夜亲尝酎,霜露商秋肃侍祠。

轻筵单舫事相宜,促膝论心好自知。


湖水雅如交意淡,岭云徐共宦情迟。


尊中醴色呼颜转,坐里谈锋逼景移。

圭组离尘格,烟霞见贵人。


绣盘鸂鶒旧,金蹙荔枝新。


鹤骨何妨瘦,霜毛已自鬒。

闽天万里棹,来叩娄江浔。


封树门人泪,生刍国士心。


汝能存墓剑,吾自感人琴。

乌衣江左数诸王,谁似三朝老奉常。


家有鱼须丞相笏,囊余鸡舌侍臣香。


看山偶尔施双屐,避客犹能挂一床。

先朝供奉去修文,写竹高名祗尚闻。


笔笔枝头袅鸾凤,家家障子锁烟云。


乾坤只合留清气,丘壑端应貌此君。

帝念先朝折槛郎,徵书贺色动明光。


还将白简酬青琐,不厌清斋守太常。


天峻容台多日月,夜严宣室傍星霜。

夕奉赐骸书,晨趋古兰若。


候舟少滞留,敛迹栖寂寞。


午景悬松杉,金紫忽萦络。

汝家老天纲,逆旅识马周。


鸢肩复火色,腾上不久留。


人主狎片言,车前呵八驺。

郭公交若浅,三吴自深惠。


精心拊黔首,耽眼摄墨吏。


昔者揽辔余,今兹杖钺地。

俯仰天地间,有才不易真。


李侯治吴兴,捭阖乃如神。


秋霜有时抑,春雨靡不伸。

胜流奚必远,居然在亲故。


孝友出名家,之子饶远度。


托隐不违俗,御华时抑素。

刘君瑚琏姿,温文实天至。


避岁时自远,履荣恒若浼。


于物不取赢,苦县有深契。

中丞雅自负,珠玉生唾咳。


出牧抗悍王,黔黎有深爱。


开府襄汉滨,与余实为代。

昔余客武昌,诣台受束约。


夫君实同好,居体意相托。


天然圭璋器,何必问雕琢。

中丞夙精悍,斤斤握铨柄。


未底不惑年,赐履遍吴境。


精心搜伏匿,用重抑贪横。

廷尉负雄辨,衮衮不可竭。


乘时握铨衡,所登必耆哲。


肮脏平津门,栖迟步兵辙。

抑之司徒裔,秉操更清绝。


当其谢九卿,依然卧寒雪。


坦陀若可亲,磊砢竟难悦。

陶令生平兴萧瑟,到官毋过八十日。


五株杨柳胜栽花,百亩公田都种秫。


拂袖长歌归去篇,舁篮岂是膏肓疾。

故人尺一来,字字皆肺腑。


谓余老善醉,醉复多泄语。


甚醉解伤生,泄恐终误汝。

离离道傍芷,随风即芬敷。


习习谷中兰,引分任荣枯。


众姱竞承颜,静女长独居。

三月江南花柳齐,玉壶移饯慧山西。


稍闻隐酒辞金马,仍见为郎祀碧鸡。


宵向受釐天语得,朝看陈祝御名题。

窈窕纵横事事宜,还如谷口动京师。


幽亭护竹寻难遍,寒日穿萝袅易垂。


径尽樽醪时一引,坐新钟鼓不须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