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寒郊独往兴悠哉,问讯山翁破腊回。


犀轴冰寒苕水句,衲衣雪暗锦营埃。


归时烟树鸦声集,望处溪窗山色来。

八座青门怅别馀,至今朝论共吹嘘。


西羌尚进平章马,东郡先悬御史车。


那有清商一部乐,只馀黄石数编书。

三持直指节,两拜夏官卿。


身力从君父,行藏有重轻。


尽抛封赏去,不减孝廉名。

一壑中年属谢家,只缘青绂离青霞。


衡门过客题衰凤,小队春间驻浣花。


已借使君为地主,可无诗句忆天涯。

十年天地破君忧,一疏闲身许自由。


绿野再为丞相宅,赤松仍伴帝师游。


门前桃李阴初合,庭际芝兰晓竞抽。

佐郡贤声海外传,鬓鬒犹惜挂冠年。


浮名世已从呼马,晚意时应付听蝉。


种秫醉倾沈埭酒,采菱歌泛镜湖船。

鼎新初代辟书频,曾及句吴草莽臣。


启事山公能念我,扫门曹相断无人。


怀中明月寒堪摘,匣里秋霜晚更新。

赤羽燕然未解围,统均时复借枢机。


方欣太白催明月,忽睹中台改少微。


天意欲留残寇在,主恩偏放老臣归。

三提鹊印扫烽尘,再入鹓班领荐绅。


昭代风云扶正气,累朝生养出名臣。


焚鱼暂托归田赋,跃马犹强报主身。

著书空自舞干年,徙倚云霄望转悬。


岁晚陵阳依白璧,月明燕市泣朱弦。


官微短削甘牛后,兴尽归心托雁前。

十年携赋奏西京,曾睹山公启事名。


暂出云霓同渴望,向来天地一澄清。


衣裳再数东方会,舟楫今悬圣主情。

中丞鞭画大江流,计相权分少府筹。


共指星河出箕尾,即看淮海净旄头。


量沙月转千帆夜,飞粟霜凌万庾秋。

白门啼鸟双垂杨,主人读书殊未央。


经霜柿叶已满屋,过雨薜荔将窥床。


十年清梦飞天姥,几度新诗走夜郎。

出霅溪山暂缓愁,仍从地主见风流。


长劳郢里阳春忆,少为吴兴夜雨留。


浮玉岛惊新窣堵,市金人指旧优娄。

小舆依微指白云,老僧初见怯相闻。


当年知识羊开府,今日翻陪柳使君。


丛莜雨来珠作供,野苹风起縠成文。

凤城山抱古时台,立马徐瞻紫气开。


东海暮云吴地共,大江春雪楚天来。


安危锁钥真烦寄,转战楼船实未回。

采药徵金几道看,兼逢飞檄募材官。


青灯夜湿封章雨,白发秋添露冕寒。


恩在闾阎深涕泪,事新刀笔转艰难。

何地堪肥遁,斯人自不群。


杯倾若下月,帆落洞庭云。


煮石青精饭,临池白练裙。

闻汝苕溪社,乾坤与胜缘。


云生屐齿路,春挂杖头钱。


碧晕千山树,红妆万顷莲。

自爱青山地,毋嗟上苑枝。


我方占世道,天欲重公诗。


往事浮云逝,生涯流水知。

轩冕岂不羡,难膺千载躯。


独游成远志,新论拟潜夫。


世路知相左,吾师亦太迂。

共识承恩日,为郎典石渠。


未须论失马,已是遂焚鱼。


小径频回驾,青山独著书。

出拥雕戈入衮衣,江城重咏我公归。


手扶日月还黄道,足履星辰上紫微。


已集群英熙帝载,好施长策复邦畿。

一别东吴不记年,饱经忧患各林泉。


知公置酒常高会,顾我杜门惟熟眠。


无分去为汤饼客,有缘来作荔枝仙。

年来衰病不堪论,华发萧萧满鬓根。


药杵声中销晦朔,羲书画里见天真。


山僧结社成初定,野老扶筇过远村。

乌喇沙南接白山,知君征戍几时还。


空馀黑水穿辽塞,岂有春风度汉关。


鸿雁有心将尺素,牛羊无计与刀环。

西瓯元半裸,风俗尚巢居。


文献虽云少,春秋亦有书。


嵇公笺草木,范氏疏虫鱼。

半亩槟榔树,双丛薏苡花。


有身归草木,无梦与烟霞。


酾酒沾红叶,弹棋拂落华。

白发萧疏甚,康成但幅巾。


时穷谁处逸,道在自忘贫。


奇甸三神岛,遗民二祖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