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几日东风冻未消,千门柳色望中遥。


椒花柏叶宜春酒,应待明年共早朝。

越相鸱夷老一舟,南征新息困壶头。


人间岐路古今在,江上烟波日夜浮。


诗卷钓竿新谷水,石渠金马旧瀛洲。

清潭百尺袅风纶,杨柳芙蓉四面分。


前去桃源知有路,后来甫里亦能文。


笔床影落天池月,茶灶铭书鼎足勋。

门外骊驹白玉珂,十年南北断经过。


腰犀颇觉君来重,鬓雪惊看我已多。


诗草正题戎有翰,烛花休问夜如何。

误笔休看画里蝇,残书且趁夜灯明。


高才自古难为继,匹士寻常亦顾名。


巨浸稽天来蚁穴,乔林翳日起勾萌。

寻常纸上说经纶,云汉机丝要手分。


投杼却寻东海钓,驰烟已愧北山文。


短蓑高笠诗添景,醉舞狂吟酒策勋。

童子垂头蟋蟀鸣,诗联不断酒频行。


青山梦绕来时路,黄菊香留晚岁情。


一斗尚堪呼我屋,五言谁可犯君城。

衰残不可耐,强逐小儿情。


山泽了无气,虚空忽有声。


一连三夜梦,亲到五羊城。

微霜薄庭除,晴雾笼朝旭。
寒鸦过苑墙,朝罢相休沐。


閤户秘珠宫,怪鸱吓鹙鵚。

百战残兵但揭竿,每闻风鹤意先阑。


怀中鼠腊元非璞,味外盐梅不止酸。


细读知君应掩口,苦吟笑我已刳肝。

西风举扇挥浮埃,十年水曲并山隈。


一朝尺一天上来,台家择才搜伟瑰。


豫樟连云谁手栽,梁千尺观峥嵘哉。

洗甲倾河渐可涯,北征犹记宋元嘉。


石刘姓字非图箓,轩喾乾坤自我家。


原上鼓旗寒朔吹,日边诏令掞春华。

越王飞观插天涯,小异何人识孟嘉。


别后文章尤造理,向来学术自成家。


诸生荐士皆时论,此道逢辰固国华。

戏论无涯与有涯,委心冲漠固清嘉。


衣裳草木元非织,窟宅云霞岂是家。


瞪视恐同高长史,神交宜伴老南华。

清言元论极边涯,南渡风流继永嘉。


中散一生慵作吏,渊明无日不思家。


悠悠官路降胸臆,苒苒年光侮鬓华。

放浪山颠与水涯,藜羹有味荐珍嘉。


根尘要识元非我,言语悬知未到家。


霜渚澄波空涨潦,风林脱木净浮华。

从君未省涉津涯,白璧明珠屡拜嘉。


一吸湖江真大国,仅除风雨亦寒家。


簿书笑我忙官事,笔砚饶君管物华。

月白星稀后,歌残雅奏初。


剽闻先破胆,欲见疾开书。


孔翠仙毛烂,珊瑚海树疏。

敢友天下士,辙环之四方。


适愿得所向,偶如钟应霜。


交态久未定,市道良可伤。

悲风送寒雨,遥夜俄总至。


草木虽战秋,渠能保柔脆。


杯盘照青灯,哦诗久无寐。

秋徂风雨多,欲作雪霜迓。


况乃地气偏,寒暑或相借。


温凉久未定,裘葛易无暇。

中原困干戈,衣冠沦异域。


忠臣愤切骨,义士血空滴。


平生忧国心,岂以死生易。

春色撩人胜去年,莺啼燕语若相怜。


一川烟水清还浅,万叠云山断复连。


好景会心宜乐矣,故园回首却悽然。

拟归林下度馀年,底事天公不见怜。


新岁已惊青鬓换,故园还想绿阴连。


敢萌痴意贪非据,但欲冥心任自然。

已是头童懒整冠,尊前犹欲强追欢。


浮生得满七旬少,乐事能并四者难。


闲去稍知心地适,兴来殊觉醉乡宽。

天上恩来解郡章,人间那复是重阳。


老身已许归三径,佳节何妨醉百觞。


但有笑容生面目,更无闲事挠心肠。

前贤惟有太丘真,岂谓于今见后身。


虽是一时为逐客,不妨千古作全人。


自从别后心如渴,却喜诗来句绝尘。

暮年亦复侍甘泉,每对青铜只自怜。


宁忍忧疑探虎穴,且将得失付鱼筌。


归来但欲无身累,老去那能徇世缘。

华发萧萧日夜疏,奔驰不止欲何如。


得抛印绶心方适,归见湖山气始舒。


世事转头如蝶梦,人生到此似蘧庐。

登临端欲赏秋光,病眼昏花怯太阳。


老去不堪逢节物,愁来聊复近壶觞。


沉迷有腼尘埃面,感慨空存铁石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