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褰帏初识龚、黄面,倾盖寻参李、郭舟。


去路不知春欲暮,桃花飞尽过扬州。

明波影千柳,绀屋朝万荷。


物新感节移,意定觉景多。


游鱼聚亭影,镜面散微涡。

高名不与魄俱沈,鱼腹孤忠耿至今。


翠碣已书身后谥,寒泉犹照死时心。


神游旧月山河改,梦断疏槐风雨深。

万卷芸香拥燕居,客来谈论汹淮湖。


精言琴律根前辈,朗诵诗篇压老夫。


胥谓买邻迁爽垲,只今负郭欠膏腴。

宦学因之当卜居,定能骑舫遍林湖。


遗编早已探千古,绪论何难夺万夫。


近日人才愁阒寂,此君风味极芳腴。

高子波澜自老成,吴郎神彩独纵横。


他年并出延津剑,遥见星文动洛城。

经术从推绛帐师,还惊博学与宏词。


诸林树树闽大色,犹有温陵桂一枝。

吴江霜冷落枫丹,闽峤繁花正耐看。


识字儿曹师友意,春风桃李不成寒。

韩子文章日月光,当时闽海一欧阳。


不论观察如常衮,分得三珠夜已光。

弇园千树锦横斜,雨妒风欺一任他。


唯爱君家兄弟好,就中留得地棠花。

吴兴学校规模壮,安定先生道德崇。


苕霅溪同洙泗水,汀洲蘋有藻芹风。


山知尊道犹端弁,湖欲依光故近宫。

一毡犹记共钱塘,举白持螯思未忘。


二十四年弹指过,莫教容易赋河梁。

十载玄亭梦寐过,登龙此日并羊何。


关前紫气飘槐棘,海内苍生问蓼莪。


一代文章诸老尽,三朝礼乐二难多。

浦口维舟日欲晡,柳村桑坞带萦纡。


独寻古道黄埃满,忽忆故人秋兴孤。


螺蚌尽供溪女拾,鸡豚偏称野人呼。

客到孤城暮,亭开万水边。
晴虹标野渡,岩雪动平川。
吾爱沧浪曲,谁听白石篇。
赐书班嗣借相看,西第今来卜昼欢。
碣石夕阴黄柳细,渔阳春色白云寒。
持醪席上歌金缕,行炙花间出玉盘。
何处渔汀晚棹回,笛声似为水云哀。
相逢莫怪频垂泪,曾向梁园听曲来。
夕阳野渡人归后,山馆南风客到初。
可恨同来不同去,烦君为寄故乡书。
腊向新春去,春从旧腊来。
残年留两日,晴色满三台。
象岭馀霞散,骊峰宿雾开。
探幽扶竹杖,徐步访山房。
塞雁冲寒色,篱花傲雪黄。
初冬明日立,凉夜五更长。
十年怜此会,搔首二毛馀。
酌酒频弹铗,高歌不为鱼。
参天深径柳,卷幔满床书。
上方古刻列森森,胜地重游忆旧临。
但觉天平苍石润,不知世远白云深。
崖泉寒冽遗韶韵,山木清华结夏阴。
也知随俗调归策,却忆当年重出关。
岂是长居户限上,可能无意马蹄间。
中原百甓知谁运,今日分阴敢自闲。
菽水年来属未涯,羞骑款段出京华。
涨尘面旋风头紧,绮照支离日脚斜。
掠过短莎惊脱兔,踏翻红叶闹归鸦。
力田元不怵凶饥,瘠者为谁谁是肥。
但得高堂翁媪健,定知奕世子孙宜。
追风骐骥骤仍蹶,览德鸾凤栖或飞。
桃花柳絮及春敷,壹是浮轻匪壮图。
幸有田耕并井饮,犹胜身屦与妻纑。
郎君竞爽贤声起,老子尊安道味腴。
对看中秋是好天,健来欣为子分田。
只消菽水欢无尽,况有经书腹可便。
家事既传情思稳,吟篇谩写墨痕鲜。
金明池上共扬鞭,豪气宁求许祀田。
不道福碑轰忒早,相逢颓景稳为便。
牙牌刻处谩夸贵,蓝绶披来难敌鲜。
十年随牒访三高,不觉星星上鬓毛。
尚忆齑盐形夜梦,聊因椒柏荐春醪。
文盟再会知何日,臭味相投属我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