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萧萧华发被恩荣,圣主于今重老成。


只恐东山眠未得,蒲轮非久又相迎。

纶音褒美拜恩归,父子同荣世所稀。


不但到家人共喜,旧时泉石总生辉。

幢幢车盖出都门,宴别江亭日未曛。


归会耆英风致好,举杯花下说君恩。

贤郎禄养正宜留,底事匆匆买去舟。


世泽共推家学在,荣封重沐圣恩优。


一帆烟水离京口,两岸云山过越州。

抚剑坐中夜,长吟思一弹。


弹之有馀音,激烈摧心肝。


出处分以然,中道敢不安。

剪制芙蕖朵朵新,元宵分得玉堂春。

只疑金炬来深夜,未许青藜继后尘。

星萼乍移光满座,月波才动影随人。

层楼新构五云边,古朴无华质自全。


混沌别开非色界,虚明即是小壶天。


入帘柳絮浑无迹,拂栋梨花失故妍。

心远何妨近市廛,直于太古溯先天。


至文亦自元从质,大雅谁教独尚玄。


外扰不令纷俗虑,内观无自染尘缘。

广寒境界不容缁,纯垩全无彩绘施。


雪霁偏宜苏子兴,月明还咏庾公诗。


清虚自是无尘地,质朴元同太素时。

地迥尘喧隔,林深暑气微。


移樽临曲槛,烂酌对斜晖。


世事浮云变,交游屈指稀。

天上归来早,城偏卜筑幽。


孤亭凌日起,高树接云浮。


睹凤人争快,登龙士愿收。

桂楫依沙渚,茅堂共酒卮。


经年劳注想,此日慰深思。


槛竹吟风细,流云渡苑迟。

猎罢龙山日未斜,更从佛窟访烟霞。


半崖寒瀑如飞雪,几树霜枫似着花。


茶熟地炉煨榾柮,云留禅榻护袈裟。

阳山远在上林东,原隰匀匀兽所同。


万乘时田亲阅骑,六师晓从竞腰弓。


霜飞玉盾连营白,日照龙旗夹仗红。

晓从猎骑过禅关,萝磴萦纡取次攀。


兜率岩深千古在,辟支佛去几时还。


风幡影动空蒙外,云磬声闻紫翠间。

道殍累累岁大祲,达翁周恤意何深。


指山托种千株木,发廪全倾万斛金。


建水一时回菜色,龙津终古蔼棠阴。

六龙晓驾不惊尘,林壑先生草木春。


道上迎銮田舍叟,辇前献赋玉堂臣。


致禽自合三驱典,爱物同推一视仁。

山寺迢迢一径微,山中景趣世应稀。


花飞涧水惊鱼跃,风引松云伴鹤归。


朝士来游无俗驾,老僧留语总禅机。

江城淹病酒难酣。
疏鬓讶朝簪。
暑消已觉秋光遍,红尘远、斜日回骖。

王郎工画妙入神,平生强项世所嗔。


有时兴至自盘礴,睥睨已喜旁无人。


忽然放笔作古桧,白日烟云倏暝晦。

学士频承金马诏,商家共羡济川才。


春深花烂朱旗闪,江远潮生锦缆开。


水镜持衡高八座,山龙补衮动三台。

新开绿野芳春酒,漫泛桃源曲水觞。


机轴文章传大雅,江山形胜发清狂。


隔沙渔浦多烟雨,故堞人家半夕阳。

玉署瑶阶倚碧空,坐深银烛拂东风。


七朝钟鼓鸣玄殿,百祀琮璜礼紫宫。


云近鸟从河影下,雪馀春在雨声中。

春口春云带远空,燕山二月尚寒风。


瑶花细出飞梁苑,玉藻新裁下汉宫。


龙虎气蒸芝盖外,凤凰文湿宝幢中。

高楼杰阁禁城重,履庆斋居列馆东。


翠柏树深行白鹤,黄钟律转应苍龙。


春回缇室长迎日,地切蓬山冷驭风。

北平飞晓旆,南国动奎文。


春入晋陵树,天开淮甸云。


玉堂初带印,金马暂离群。

长白遥迷鸭绿烟,使臣回首别朝鲜。


陟釐空在舆图去,为补林峦共怆然。

两朝翰苑擅挥毫,白发萧萧撰述劳。


使出海南金印重,文成天上玉楼高。


孤舟恨别三春草,落月归魂万里涛。

方壶之山东海上,鱼龙出没风涛壮。


贝阙珠宫亦渺茫,白云黄鹤空惆怅。


上清道士方方壶,笔底江山开画图。

仙家深处绮筵开,旋扫尘埃辟草莱。


一勺寒泉清见厎,万竿晴竹翠成堆。


恍如白日游琼岛,疑似红云捧玉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