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门谱谁夸郡姓强,是家元自孝廉郎。


长来但识诗书贵,老去不知簪珥香。


吏部生涯瓶里粟,夫人宗事橐中装。

庄敏传家,文安嫡胄,文惠诸孙。
两大相辉,晋秦匹国,韩姞盈门。


天风吹下双轩。

勉夫惟有义,为舅可无生。


不是多闻识,那知真重轻。


子从观处化,身在吉中行。

闽海风光说上元,一时佳庆绕鱼轩。


瑶池屡喜青鸾至,丹穴齐看彩凤鶱。


寿羡几人跻耄耋,教行诸妇谨寒暄。

书来悽楚日,掩镜恨孤鸾。
玉匣伤春晚,瑶妆罢夜阑。
把箫空有忆,撤瑟不成欢。
啼乌万里怆悲襟,薤露西风岁又阴。
九垄松楸儿泪尽,三朝纶綍主恩深。
延陵碑古镌成玉,石窌封存郁似林。
心了金刚偈,身膺石窌封。
灵津双剑合,平壤万家容。
感慕风吹棘,悲凉雾喝松。
南陆清和始,北堂燕喜初。
会成青鸟信,恩重紫鸾书。
五马何妨远,三鳣自不虚。
报道瑶池宴,君家萼绿华。
已看珈是玉,更美枣如瓜。
丹诏衔双凤,琼浆进九霞。
五丝蹙云双帔长,珠冠翠蕤明两珰。
早年身侍两姑傍,良人执戟戍边方。
齐眉举按上高堂,夜灯课子青藜光。
象服遗容故俨然,穗帷尊酒又残年。
灞陵共隐嗟予晚,北郭安贫藉尔贤。
千里关河愁跋涉,一封云垄待归全。
数点梅花傲冰雪,古干虬枝能屈铁。
斯图莫作等闲看,原为斯人表苦节!
呜呼苦节天亦哀,风霜历尽春阳回。
试看梅子非凡品,尽是和羹调鼎才。
梨花院落溶溶雨。
弱柳低金缕。
画檐风露为谁明。
兰玉无偏爱,衾裯不忍欺。
甘辛同逆旅,生死独先知。
马鬣苔封合,鱼机宝帐遗。
毓秀勋庸后,来嫔诗礼家。
浮云轻富贵,朽木视铅华。
晚日俄晞露,春风自笑花。
僧戒阿谁受,法仪何处迎。
两回经梦境,三叹悟人生。
食已难为强,衣犹不惮更。
养成中馈德,留与后人言。
翰墨其馀事,诗书盖上根。
不徒为大母,犹复见曾孙。
身膺五福介期颐,出自名门众所知。
井臼相夫成显宦,诗书教子达明时。
恩荣已拜宜人诰,懿行当为女士师。
月旦高悬画荻堂,神从地下欲相将。
婺星久照宜人传,皎日长垂太史章。
有子能存千载祀,此身不死百年康。
梦入枌榆社,心游水竹湾。
丐归期拜寿,近侍望承颜。
一昨闻微恙,宁知竟大还。
里闬依杨氏,年家托郑门。
升堂从壮岁,择婿得贤孙。
妇德仪中壸,阴功燕后昆。
四郡歌贤牧,鱼轩从隼旟。
深闺无里谒,色养谨安舆。
故里称家法,诸郎读父书。
阀阅冠三朝,尊公两珥貂。
夫贤能尽礼,家贵肯期骄。
教子门风振,澄神性地超。
令子携书赋宦游,胸中初不著离忧。
懒看彩服争春色,喜见梅花寄陇头。
高冢松楸残照雨,平原禾黍旧时秋。
慈闱鹤发已萧萧,寿席弘开喜气饶。
花甲已看逾八帙,蟠桃复见熟今朝。
杖扶灵寿光如玉,酒献长生绿满瓢。
望望鸾轩下玉台,仙城万里郁崔嵬。
山留紫诰神明卫,地拥黄云锦绣堆。
卷耳可谁同静一,螽斯长此藉栽培。
痴儿寸草是何心,泪拭衣痕旧线深。
绕遍北堂思笑语,碧空如水夜沉沉。
风木声悲入夜堂,兼葭含露月苍苍。
可怜寸寸孤儿念,不及凫雏在母傍。
凉风起天末,游子在万里。
遥遥圭组怀,岂不眷衰齿。
昨梦拜北堂,念子曷归止。
寿富居然五福先,簪缨况复世蝉联。
断机志节酬平日,举案风流记昔年。
上郡方蒙汤沐地,诸郎应废蓼莪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