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弹得弦清,飘来笛脆,曲室诸郎歌管。
他乡风月佳无比,只是中年以后,心情顿懒。


遥忆故园妆阁上,镇玉臂、云鬟凄断。

浪迹何如五岳游,尚平累在转生愁。


佳儿天幸犹完卵,弱女人憎似宿瘤。


敢望童乌能接武,只令老蚌自含羞。

漫向空闺问别离,年来翟茀已难期。


失林应惜飞蓬早,出狱仍悲曳缟迟!


岂为留宾还断发,聊因佞佛故低眉。


天涯亦有刀头梦,恰是巫山化石时。

怪底灯花夜夜红,朝来家问始相通。


田园已在危疑际,骨肉幸安飘泊中。


子美无家寻弟妹,渊明有酒引儿童。

闻说飞蝗起自淮,势如风雨渡江来。


我家岁事何须虑,只恐人言不是灾。

暖枕方盈尺,闺人远寄将。


生憎双野宿,不绣一鸳鸯。


夜月愁梅峤,秋风冷海昌。

云冻窗棂香未残,月攲沙渚角声乾。


相思千里梦初断,又是五更霜正寒。


客路不知花代谢,家书只报竹平安。

桂隐闻知得雨来,榴花应对竹光开。
归家早见南湖月,饮水犹胜举酒杯。
乾鹊飞鸣绕路隅,长须迎望果持书。
鸡豚本自无烦饷,七日山行惯食蔬。
闻道故乡来,辞家今远近。
恐有南京书,停舟试相问。
李浦江边路,星沉日未生。
逢人送家信,借火读天明。
上说儿曹健,中言客路晴。
幸自居家乐,何须遣信来。
声闻先陨穫,书至尚惊猜。
问仆心方定,开缄色渐回。
船去四十日,家无消息传。
江头人不到,客旅眼徒穿。
当暑衣无葛,愆期榻有毡。
鲁国中都地,明时使者车。
道傍见乡语,马上付家书。
尘暗云常卧,春深柳尚疏。
柳花风,榆荚雨。
检点春光,去也何匆遽。
红泪飘零千万树。
岘也平安久,书云传遽迟。
意宽千里远,归更一旬期。
眼过无非景,身闲足可诗。
欲见家书苦未因,梦中昨夜寄来新。
朦胧别语浑忘却,两字平安看最真。
失学怜儿辈,临缄意不无。
即看语造次,讵有苦工夫。
春雨招梅友,秋风聘橘奴。
幸有平安慰,兼云得两儿。
抱惭非孔释,梦巳恊熊罴。
天意将无定,吾年巳渐衰。
此日逢家信,千金喜更真。
客瞻异乡月,人别故园春。
安稳无馀望,康强有老亲。
献策名成出帝乡,高才不愧汉贤良。
趋庭彩服生春色,过里儒冠带御香。
粤社交游空岁月,燕台去住各烟霜。
强对菱花映绮疏,萧萧短鬓不胜梳。
望残锦字一行雁,目断秋鳞尺素书。
小鸟有情犹惜别,落花何事亦黏裾。
薄宦骎骎已及瓜,寒梅羞见旧时花。
年来吟苦形成鹤,客里愁多鬓减鸦。
浮世有身元大患,此生何处是真家。
正恨慈闱远,如何动笑颜。
一书三月至,千里两人还。
岁月它乡误,风尘此道艰。
含毫独坐写平安,刚到书成夜已阑。
梅信商量传北雁,梨花粉碎满东栏。
光疑兔魄窗先曙,冻合麋丸砚屡干。
时已暮,路非赊。
目倦心劳日又斜。
闲叠锦笺书别意,更无诗思到梅花。
隔岁无书讯,时常作越吟。
遥传一赤素,真比万黄金。
丛菊他乡泪,维桑子舍心。
口有平安报,中宵泪亦多。
经年曾不至,一纸定如何?
为子可堪此,持缄重自讹。
那禁先手战?
老父字成蝌。
雁高呼不下,凭汝报平安。
作客年年别,为官事事难。
黑貂孤泪夜,白发一丝寒。
雁影愁分久,鱼缄愧覆迟。
语多频续纸,情至竟无诗。
宦况萦心绪,离怀感鬓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