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篮舆三日山中行,山中信美少旷平。


下投黄泉上青冥,线路每与猿狖争。


重楼束缚遭涧坑,两股酸哀饥肠鸣。

青山云水窟,杖锡几时来。


竹待香严击,松经道者栽。


西江无水吸,震旦忽花开。

佛堂光未放,桑下唤难回。


是处皆堪歇,何山不可开。


泉因龙吐出,经自兔衔来。

归路同良友,兼逢野寺僧。
松枝高壮气,海色送孤城。
潮起船头合,江虚棹影清。
赤霞晚结紫云幢,水色寒生六月淙。
喜有高怀重过我,更无官舫夜临江。
清钟点客尘嚣寂,红烛窥眉两道庞。
隔溪燃竹似星繁,秋色萧森蜃气昏。
孤舶暂纚蓬外雨,馀熏遥破陇头云。
途穷岭表仍浮海,行遍天南尚有村。
开士诛茅五老峰,手植匡山百万松。
荡云尽吸明湖水,招月来听海会钟。
初地雨花驯白牯,阴岩石气郁苍龙。
隔江灯火坐中看,四面潮声欲上栏。
山月鹿归双角解,寺钟龙听一珠蟠。
河南书屋人何在,岭上松风石自寒。
远道长驱泥滑滑,严装倦客马萧萧。
谁家短笛递悲咽,半壁寒灯照寂寥。
怅望云山迷故国,不妨风雨妒今宵。
阑干十二敞银屏,尤喜芳时此再经。
双柳有情垂槛绿,万山如梦压帘青。
花边惆怅寻前约,叶底参差间晓星。
晶晶波烟阔,阴阴竹树寒。
庖人扇鲑脯,小史箧衣冠。
欲别频为约,斯游岂意阑。
老入欢娱地,谁能让少年。
向来辞急盏,今夕趁繁弦。
坐密宫商切,情忘笑语颠。
面北层轩敞,携尊对断涯。
暮云栖睥睨,秋水没蒹葭。
复道传鲭鲊,回屏隐琵琶。
一水人间宛隔天,海龙长护上方禅。
冥丘观化俄生柳,劫火经烧忽涌莲。
潮落夕曛黄木口,露浓春曙素馨田。
禅房留信宿,诸虑冷然销。
黄叶飞山寺,梅花开板桥。
人天留境界,鱼水待逍遥。
楼台遥人望,已觉不同天。
览胜开新目,逢僧话旧缘。
阴成过水树,潮送到门船。
为寻山寺好,大起老人心。
林寂堪藏影,天空足放吟。
松涛无日夜,金地不浮沉。
雷峰峰外翠,四面湿人衣。
落叶不舍去,归禽殊懒飞。
木棉千岁老,菜甲及冬肥。
草舍依荒驿,孤村背夕阳。
海云秋漠漠,山霭夜苍苍。
木客歌畬月,鲛人泣岸霜。
万里澄江静不流,垂杨古道系扁舟。
夜深谁共天涯路,酒后孤眠海上楼。
落月独愁闻过雁,疏星何处问牵牛。
秋雨夜始寒,霜钟湿云际。
境幽念正寂,松冷声逾细。
悠然孤榻中,了隔人间世。
托宿依山寺,开帘薄雾封。
山声摇海月,客梦入秋钟。
泉落赴幽谷,鹤归巢古松。
独坐卷湘帘,空阶雨初歇。
掩泪忆蛾眉,不敢看新月。
诸天香云曣㬈,虚堂僧定镫火昏。
徒歌杳杳发孤榜,青磷焰焰归荒村。
鸦翻人影戛林樾,鼠窥佛座铿瓶盆。
功名今日重狂奴,厌听禅堂说野狐。
天下纷纷正多事,挑灯拭泪读阴符。
书生戎马走淮南,乱里馀生七不堪。
墙外恶声惊梦断,五更寒月照茅庵。
平沙浩浩丕无垠,黄雾四塞长风翻。
凭高极视目眩眴,漭泱巨浸坼混元。
谁欤远佩櫜与鞬,直跨地首摩天根。
禅房留信宿,诸虑冷然销。
黄叶飞山寺,梅花开板桥。
人天留境界,鱼水待逍遥。
楼台遥人望,已觉不同天。
览胜开新目,逢僧话旧缘。
阴成过水树,潮送到门船。
为寻山寺好,大起老人心。
林寂堪藏影,天空足放吟。
松涛无日夜,金地不浮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