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闲忆诗人思倍劳,维舟清夜泥风骚。


鱼龙不动澄江远,云雾皆收皎月高。


潮满钓舟迷浦屿,霜繁野树叫猿猱。

掩户当春昼,知君志在诗。


闲花半落处,幽客未来时。


野鸟穿莎径,江雪过竹篱。

三十年前共苦辛,囊萤曾寄此烟岑。


读书灯暗嫌云重,搜句石平怜藓深。


各历宦途悲聚散,几看时辈或浮沉。

昔年庐岳闲游日,乘兴因寻物外僧。


寄宿爱听松叶雨,论诗惟对竹窗灯。


各拘片禄寻分别,高谢浮名竟未能。

童稚亲儒墨,时平喜道存。


酬身指书剑,赋命委乾坤。


秋爽鼓琴兴,月清搜句魂。

几回对月思廷秀,千里逢人问用之。


顾我簿书终日冗,忆君诗律老年奇。


匡庐空阔留双眼,岭海峥嵘系寸思。

觌面难逢昔日人,滩声不断偃溪闻。


暂移鹤影罗浮瘦,却有云瓶蚤待君。

苕水清如许,怜君得洗心。


暂辞朱绂贵,来卧白云深。


芝涧多灵药,茅庐一素琴。

世事悠悠未遽央,虚名真意两相忘。


休夸失马曾归塞,未省牵牛解服箱。


四客高风惊楚汉,五君新咏弃山王。

骑置迢迢阻玉音,左鱼江海遂初心。


朱弦道直消浮谤,春草才多动苦吟。


震泽析酲干树橘,华亭惊梦九皋禽。

风波名路壮心残,三径荒凉未得还。


病起东阳衣带缓,愁多骑省鬓毛斑。


五年书命尘西阁,千古移文愧北山。

西风天际征鸿去,问曾过,燕山路,叶落虚庭空绿树。
一川秋意,满怀愁绪,楼外潇潇雨。


天涯望断行云暮,好著蛮笺寄情句,底是相思断肠处。

已负中秋约,休愆九日期。


东篱把菊坐,共赋南山诗。

斯人管乐俦,而分山泽槁。


岂无园中菊,念此霜露早。


衡门卧日晏,幽径时自扫。

一道藜光照座寒,东风吹入五云斑。


何时又渡桑干水,他日无忘饭颗山。


挥翰风流三岛客,种花消息数年间。

黑头时与王孙别,春草又青天一涯。


贫甚冯驩犹有铗,归来丁令已无家。


葑田湖窄残舟少,墓道山荒剩屋斜。

三年为政古营丘,竹马仍迎旧细侯。


故国才如公干少,新篇谁赋子山愁。


齐东宇甸通无极,海上风云动不周。

聚星亭下书堂水。
冬来欲问梅花使。
圭撮是何官。

翠微秋影浪吟时,一片才情杜牧之。


不望上天容此老,只忧无地著群儿。


岁华荏苒疏音信,人事凄凉有别离。

秦淮东畔得诗人,踏尽前朝陌上尘。


寺外残阳见光宅,苑迷芳草忆临春。


空馀王气金陵古,犹带歌声玉树新。

一川草色青袅袅,绕屋水声如在家。


怅望美人不携手,墙东又发数枝花。

有客凄凉甚,思家少定欢。


夜深知笛短,秋半觉衣单。


积水莼丝滑,高田豆叶乾。

想君游宦处,正值洞庭湖。


落日波涛壮,晴天岛屿孤。


舟航通汉沔,风物览衡巫。

屡约游山久未谐,山灵应笑事多乖。


白云明月徒清典,短屐轻舆负好怀。


遥忆金尊双舞剑,谁提铁笔一镵崖。

杏花榆荚晓风前,云际离离上峡船。


江转数程淹驿骑,楚曾三户少人烟。


看春又过清明节,算老重经癸巳年。

落日催归马,离心寄酒尊。


一从分手后,风雨闭柴门。

故人踪迹久相违,何事犹然一布衣。


九鲤烟霞归草屩,五羊山水寄金徽。


竹期王子重来看,花向刘郎别后飞。

水溢中原又旱乾,风尘从此浩漫漫。


东山好慰苍生望,南国那容皓发安。


要整纲常崇黼黻,还成文物萃衣冠。

黄金何处有高台,纵辔中原亦壮哉。


步比骅骝宁论力,赋成鹦鹉几怜才。


浮沉双鲤河边去,惆怅三花岳顶开。

记单衣换却。
乘晚醉巷曲,斜阳抹角。
秋关扣方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