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横琴一弄雉朝飞,牧犊能忘雪涕挥。
委巷僦居容便得,闲园中酒醉方归。
友朋风雨谁频接,兄弟泥涂辱久依。
不碍荒江曲,题诗杖竹筇。
乡心三户水,秋色六朝松。
梦幻能无著,虚空定所从。
江南秋草色,不染道人心。
片笠随终始,孤舟得滞淫。
乾坤幽梦破,风雨夜钟深。
字诗还不记,闲境厌劳神。
痕饮无如我,落花何与人。
尽教风雨过,却照别离新。
瘦沈多情,惜香锦箧,年年羁旅。
乡城外、曾记踟蹰柳阴语。
霎儿催上兰舟别,道鹦鹉、湖边且住。
文献东南望,风流湖海传。
梦回盘马地,心冷钓鱼天。
松菊存三径,图书载几船。
听残梅雨,立尽桐阴,无聊静掩房栊。
倦倚屏山,钗横欲整还慵。
销魂怕提前事,恼兰舟、催发匆匆。
忆当初、绮窗朱户,妆成青镜同照。
而今久作关山隔,空有梦魂飞绕。
千里道。
凉风西下蹴征尘,秋老平芜入望真。
山气空青天欲晓,草根微绿梦回春。
从前虚度犹今我,别后相思又几人。
垂丝袅袅拂风轻,犹忆殷勤唱渭城。
当户可容栖小隐,眠春无计遣流莺。
黄金有色初分种,青眼看人感旧盟。
重阳纵自无风雨,轻阴锁断天际。
消剩烟痕,逗残日影,酿出十分秋意。
新寒似水。
金谷诗豪石季伦,泥云相忆水之滨。
广谈麈尾清于玉,郗笔龙须净不尘。
大力君抟南海翮,衰年我滥北山巾。
高柳依廊疏影低,碧天清夜子规啼。
无端惆怅思千里,双桂楼前月向西。
时节诩风光,定是南方好。
万里怀乡有故人,相望长安道。
斯事要商量,或赋归欤早。
为苍生起问,谁是江左风流人物。
把酒新亭,教我辈留得,江山半壁。
歇浦晨经,函关宵度,衿袖皆风雪。
天街如水怯轻寒,何处箫声出画阑。
忆弟天涯迢递隔,未知曾否月同看。
晓起看花小立时,一重帘外雨如丝。
天公鉴我思君意,催取新裁第一诗。
垂杨黦地愁难折。
今日青山非故国。
浮云西北认神州,万里雁飞关月黑。
镇日心情如水淡,抱琴独倚兰房。
仙家风度自清狂。
荷衣蕙带,难学入时妆。
小病缠绵愁寂寞。
人去匆匆,误了寻秋约。
夜雨廉纤楼一角。
他乡又值清秋,广寒宫阙都依旧。
罗衣乍试,晶帘初卷,晚飔微逗。
只有嫦娥,桂宫高倚,与谁厮守。
月地云阶冷,玉漏迢迢,卐字栏低亚。
晚飔摇柳浪,凉意在、一桁珍珠帘下。
楼阁耸玲珑,好妆点、风光秀冶。
天上星娥,曾共我、云窗惜别。
湘帘下、几回低语,客愁难说。
彩笔拈来春在手,清标记得人如月。
清游回首长安远,吟怀都损愁抱。
西北上高楼,何人凭远眺。
垂杨应自恼。
芳心难托。
自绿波春去,素心人邈。
倩玉箫、吹起冰魂,正四绕兰丛,步流蘅薄。
梦雨高楼,伤春冷陌,多时鹃泪啼干。
吴船几度,翠杨难系馀欢。
迢递江鸿,背语筝心,皱断曲屏寒。
倚楼怨别,甚送暝关河,去鸿都杳。
暮寒更峭。
怕吴霜短鬓,冷笳催老。
笳鼓重关,乱云极望愁无计。
龙沙飞鞚廿年踪,天远禁回睇。
多事孤吟费泪。
卧楼人共黄花冷,沈沈断鸿来暮。
病减秋尊,衰添晓镜,算是清愁如故。
梦迷鹭浦。
倚楼人暮。
孤愁迥,浮云遮断乡树。
朔风吹雁送书来,寒带沧江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