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等闲经夏复经寒,梦里惊嗟岂暂安。


南家风光当世少,西陵江浪过江难。


周旋小字桃灯读,重迭遥山隔雾看。

阅尽诸公上要津,丹山除目一番新。


六卿尤重大宗伯,九制须还老舍人。


太史将封乃留滞,纪瞻虽召尚逡巡。

帝里逢春雨不干,才晴数日又春还。


桐华半落官河水,榆叶全遮客舍山。


未悔阔疏令事去,最怜乏绝坏身闲。

舟轻风色好,波面去迢迢。


取尔诗重读,令吾病欲销。


江禽停晚树,涧水入秋潮。

历历长涂谒鲁侯,征尘宁复恋貂裘。


江城露冷霜初滑,海谷冰消水欲流。


夜月观书徐稚榻,春风听乐仲宣楼。

三持直指节,两拜夏官卿。


身力从君父,行藏有重轻。


尽抛封赏去,不减孝廉名。

屈指当年意气看,惠文霜在尚堪弹。


时平越海龙能卧,政就吴山虎不冠。


幕府向开歌蒯晚,故人差健浣花寒。

淮海惊鳞踊,江介衡波流。


会稽栖组练,槜李集星斿。


鹊兴晋阳甲,猬起牂牁雠。

年少高才始发硎,小桃花下户长扃。


承欢切至多容色,汲古精微入杳冥。


前辈风流今已邈,后堂丝竹汝曾听。

穷冬逆旅身,薄宦此艰辛。


渡水添愁思,看山忆故人。


烟生村落晚,雨过竹松新。

闻道长溪令,相留一馆闲。


便令全近舍,尚隔几重山。


为旅春郊外,怀人夜雨间。

爹爹来密州,再岁得两子。
牙儿秀且厚,郑郑已生齿。
翁翁尚未见,既见想欢喜。
忽看春至复春还,门外烟云没野间。
吟有好怀忘瘦苦,贫多难事坏清闲。
柳花未散色全绿,杜宇乍啼声更蛮。
古郡百蛮边,苍梧九点烟。
去家疑万里,归计在明年。
风顺眠听角,楼高望见船。
游远令人瘦,思君甚渴饥。
恨无如意事,懒乞送行诗。
帝陌喧车马,王门守鹿貔。
徽外琴声局外棋,此心能得几人知。
纵横谩说三千字,陶写须吟百一诗。
秋到蓼花蝉噪后,雨敲荷叶钓归时。
唐设高科表用文,吾曹谁作谏垣臣。
甄山秀气旷千古,凤阙华恩钟二人。
起草便论天上事,如君不是世间身。
轺车难久驻,须到别离时。
北阙定归去,东山空作期。
绿苔劳扫径,丹凤欲衔词。
有客抗尘容,不知何人斯。
自云来西秦,著脚汾之麋。
放浪三十年,野鹿不受羁。
去岁招携过小亭,一冬景物可幽情。
为寻方外烟霞侣,却值人间月旦评。
笑语移时疑俗态,溪山千古订新盟。
孤松山畔影亭亭,有客盘桓独抱情。
古瑟自传流水调,新诗应与国风评。
且看云雨膏中野,肯把寒泉忘旧盟。
旧日春风过旅堂。
海棠初放处、倚斜阳。
帘栊手炷博山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