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依约峰峦似竺乾,崟崎岩洞老云烟。


有时风雨无人夜,疑有猿声到枕边。

须弥纳芥不为夸,曾向壶中贮九华。


灵隐寺前天竺后,好峰都落在君家。

佳丽并包地,曼花子夜香。


望中团野色,尘外发天光。


小队高牙驻,轻裘清啸长。

常润特令赐吴楚,从兹钱氏政相宜。


江山阅世无今古,金石何年有合离。


小谏纵歌文史外,侍郎决策甲兵期。

仙梁飞去有遗坛,融结工夫玉未干。


一片碧烟鸾舞破,数枝红蕊鹿衔残。


雨经梅涧芝田熟,路入萧家月屋寒。

头陀楼阁坐青烟,画屏正落南檐前。
主人隐几写风物,幅巾莹爽南昌仙。


仙翁读书五千卷,道与世背多聱邅。

种柳江边不得归,殁将灵魄寓罗池。


名参韩子犹为幸,党入王生最可悲。


帘卷瘴云灯断续,门荒秋雨菊离披。

有堂归去容身好,天上人间已遍游。


远害果能超华左,忘情却欲继雷刘。


松台风送晴空雨,荷沼云生画卷秋。

亭压全闽近冢丘,四时营祀想神游。


毫添玉兔新成史,德合银潢不尽流。


翼翼栋梁横蜃泽,林林松槚冒霜秋。

玉笥深深路更幽,骖鸾不到欲谁尤。


公临瓠子方忧决,输我携家踏月游。

贺州城西丹甑山,一亭遥插紫云间。


龙墀让策名犹在,鹤驭凌风去不还。


善政再应来瑞物,胜游安得伴酡颜。

鳞鳞鸳瓦构新堂,意在黔乌惠泽长。


岘首去思闻堕泪,召南遗爱有甘棠。


水光送月浮珍席,山势和云插画梁。

未老已先佚,构堂名佚老。


与其宠辱惊,何似归未早。


渊明乃吾祖,此道能自保。

人世无百岁,尘劳枉营营。


岂如田园乐,歌啸送馀生。


况同盘石上,开亭石为屏。

磐石发天巧,新亭君所营。


席展瑶琪滑,坐久寒阴生。


远瀑曳修幔,他山列苍屏。

重华不可见,曾参久为尘。


孝道遂零落,为子吟孤云。


孤云泊南山,山下藏二亲。

东城耿天骘,读书五千卷。


有义或未通,至忘寝与膳。


潜心唯丘轲,弟子并时彦。

颍川有佳士,放怀慕清闲。


或游公侯门,得诗乃言还。


潇洒青松姿,俗驾何由攀。

东林沈郎真隐居,山环水绕开方壶。
何年濯足脱尘网,坐卧七言哦蕊珠。


有时隐几佚吾老,万事不到灵台虚。

闻道连云绝世无,急飞轻棹看规模。


帘钩低挂半轮月,江岸平分千里图。


飐飐金船流玉液,森森珠履踏冰壶。

久持使节别尧天,故起朱楼北斗边。


势压江淮盘地厚,影分吴楚与云连。


一声奏笛龙蛇晓,八法书牌剑戟悬。

世泽从今远,音容杳莫期。


桃源春去后,华表鹤归时。


月惨烟云晦,风生竹树悲。

水聚山仍合,营祠构一堂。


丹青瞻邃表,簪笏遍诸郎。


烟雨和春暝,松篁浥野香。

以幻聊观幻,亭将六以名。


隔林风籁息,满地月华清。


不动超千劫,随缘度一生。

郎省辞荣早,楼居鹤发翁。


响分南涧水,清占北窗风。


紫府云常近,黄尘路不通。

名园芳漱日湖傍,此有幽奇胜辟疆。


座挹千章帘外翠,林飞百和酒中香。


难兄曾赐金莲烛,绳祖重开绿野堂。

君家山水有清音,把臂谁同笑入林。


花影一庭堆锦绣,朋游四坐列璆琳。


鹤池鸥屿空悬梦,筠径荷亭尚未寻。

山林风气远相亲,欲向桃源试问津。


郑圃已知胜郑谷,畸园应自候畸人。


曾闻珍桧雁舒翅,会见长松龙作鳞。

提封千里尽春台,又见崇台面面开。


云物迥连天阙下,股肱独近帝城隈。


霞光睥睨飞常入,烽色萑苻净不来。

城南千尺驾虹桥,桥下江声旦暮潮。


云际何来双玉笋,雨馀忽对两霞标。


地灵终古文成象,词客高秋赋屡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