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御堤流水象天河,堤上游人步月过。


云气渐分仙掌曙,秋光偏在禁城多。


南宫树影栖鳷鹊,西第花阴会绮罗。

零露靡百草,素节渐为霜。


宛宛月中桂,孤高徒自芳。


上枝荫琼宇,下枝神鹊翔。

羁人易为感,久客难为悦。


闻君中夜起,爱此林上月。


素影流轩墀,清光对城阙。

爱月愿长满,披云复共娱。


光翻祇树静,影傍塔轮孤。


入座悬灯暗,穿林宿鸟呼。

桂月宜芳夜,兰桡爱晚洲。


镜随菱水泛,弦逐箭波流。


岸白非关雪,沙明不辨鸥。

爱寂投僧宿,君来亦不还。


残春生静夜,明月老空山。


幽境能相许,尘心自不闲。

桂华镜转,蓬翠波留,秋思孤迥。
罨画屏风,座密四围绿静。
遥夜足天宽,漫虚占、花间对影。

孤影伴愁,短歌送节,举目天涯愁满。
秦关尘涨楚江昏,吊湘累、芷兰哀怨。
归帆似箭。

属车飒遝倚湖滨,湖畔青山夜色新。


为侍宸游分象纬,因随仙履上星辰。


勾陈影静千峰月,法界烟销万骑尘。

长杨别苑碧山头,扈跸登临暮霭收。


正惜岩花过九日,却怜湖月似中秋。


楼台近映沧波出,灯火深回翠辇游。

孤亭堪倚啸,一醉斗牛边。


袖拍千峰月,觞飞万树烟。


花前鸾吹度,海上鹤书传。

此夜寒无奈,瑶台近斗牛。


山名真小岱,月色正中秋。


影入河蟾湿,光翻树鹊愁。

万里思归客,伤心对月华。


愿凭今夜影,回照故园花。

共对秋山月影寒,尊前莫惜尽馀驩。


不知故国秋山月,能得尊前几度看。

孤馆寂无人,寒威满林樾。


天长雁影迟,露冷蛩声歇。


当尊翠霭深,倚杖苍苔滑。

共倚孤篷月似霜,夜深风露满胡床。


应知此月重圆夜,君在他乡我故乡。

空界云阴敛,祗园月色澄。


光生初动磬,影送未归僧。


入水悟禅意,照林疑佛灯。

对影相期月鉴凉,开轩惊见雨丝长。


阴晴半日犹难定,离合一尊那可常。


候雁来从黄叶渚,秋虫鸣绕绿莎堂。

病来无酒兴,今夜忽清狂。


却暑风何快,行空月正凉。


鸡栖藏树稳,虫响出莎长。

牍中新草献长杨,渴似相如鬓已苍。


客去独吟松几月,僧来同掩竹斋凉。


扁舟远兴因吴语,斗酒高歌学楚狂。

诸曹冠盖五都豪,西第邀宾卜夕劳。


漏急铜龙催曙色,光摇玉兔逼秋毫。


尊前露下流黄湿,楼杪星悬太白高。

卧游因病久盘桓,曾记名山万里看。


雪后驱车过汝水,月中摇艇入新安。


昔年白雁思传札,此日铜龙阻握兰。

余意翩翻与月生,月明谁解是宵明。


天人消息今成阻,弦望安排化未更。


湖艇张歌寥落见,宫鸦离树再三鸣。

人语灯光静曲廊,坐怜月减一分强。


层阴片叶梧初落,不是闻声不断肠。

凉宵负汝去依依,低逐车灯独自归。


清景背人浑不觉,二更园露满单衣。

楼台坐见海生尘,秋思偏归寂寞滨。


圆缺一时盼哀乐,山河两戒自陈新。


终愁歌唱天将沸,相忆高寒月有人。

就水分凉,将烟做暝,河边灯火阑珊。
一叶西风,何时吹上长安。
窥船小月梳儿样,照行人、已怕霜寒。

水上重楼闭,虚空云尽收。


十分今夜月,一片玉晨秋。


只有诗能写,都无价可酬。

我屋天之东,月从海西来。


不解传消息,起舞兴悠哉。


千里玉绳断,万顷金波开。

一病三旬久,脾衰秋气侵。


谁怜形影瘦,犹喜月相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