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谏议昔归奉彩舆,起居今得傍承庐。


金钿白发行相映,玉衱朱衣座不虚。


帨引萱丛回献舞,杯含婺彩散门除。

黄发青山杖履前,武公抑训世争传。


人间八十桑悬旦,海上三千桃熟年。


自得精神元拟圣,不教服食也堪仙。

华发金钿映晚晖,自天纶诰下重闱。


悬知赤绂牵新梦,不奈斑衣阻独归。


七十宴开青雀至,八千路绕白云飞。

六十拙翁鬓未皤,江湖吟卧足风波。


雨中客棹知津久,烟外渔竿入梦多。

不惜残肌喷病姑,人间有此禁方无。


锦车为御周申甫,丹诏重褒女丈夫。


天上麒麟朝魏阙,云端鸡犬驻洪都。

粤峤山川,试屈指、古今豪杰。
数不到、南园十子,后先蛩蟨。
岭表三家成对峙,江南一调资提挈。

宿应郎官接上台,岁星还傍婺星开。


丹烧勾漏霞干片,酒进麻姑露一杯。


琪草祗从阶下长,蟠桃都向县中栽。

句容元说葛洪家,配得仙姬萼绿华。


几度化龙陂上竹,寻常喂鹤鼎中砂。


笙吹缑岭声声月,衣剪茅山片片霞。

月当秋九属阳数,二九佳辰值初度。
乾龙神变出长淮,五岳生云共环护。


海门跃起雷满天,大鱼长蛟相后先。

天地结成龙虎气,庙堂倚作栋梁材。


军民远近欢声动,吴楚东南寿域开。


大将风行威万垒,老人星现近三台。

今年系缆交河滨,升堂再拜尊夫人。


萧萧鹤发动容喜,贱子旧是同乡亲。


夫人七十近初度,贵婿无由展情素。

岁岁佳辰一宴开,坐中相寿总诗才。


因诗记子悬弧日,也约明年载酒来。

渐愁华发镜中生,三十年来数贱庚。


未拂朝衣惭戏彩,每沾宫酝想遗羹。


传声自愿如春好,守训何妨似水清。

群仙振佩满凭阑,来向君家赋考槃。


绕膝儿孙谁不羡,齐人翁姥自相欢。


上元紫凤夫人驾,函谷青牛老子鞍。

严亲不待高官秩,一刻欢娱胜千日。
赵郎宦薄母八旬,自采芳甘充俎实。
堂前酣酣双桔红,童儿见客笑满容。
午夜瑶光入绛庭,天南高挂老人星。
非熊不入磻溪梦,老蠹曾餐伏氏经。
绕膝孙曾披莱彩,齐眉夫妇集墉城。
江上春明二月初,东风吹绿满闲居。
鸟窥寿席歌相答,花映斑衣锦不如。
蜗角懒看尘俗态,蝇头翻阅少年书。
白发归来荷主恩,西庄六十正开尊。
云边江树收残梦,月里天香识旧痕。
彩笔珠玑争璀璨,锦堂丝竹间清温。
钱铿之孙老不狂,读书卖药吴市傍。
贤妻八十古孟光,裙襦相对和以庄。
夜灯密线针如芒,膝前佳儿五彩裳。
午桥长夏日如年,吏散瀛洲聚锦筵。
黄阁衣冠诸老外,清时钟鼓百花前。
闲情好鸟鸣深树,往事浮云澹远天。
玉堂黄阁四朝班,甲第安车未老闲。
名姓儿童传海外,文章琬琰遍人间。
情悬北阙时占岁,家近西城饱看山。
谓君不狂君竟狂,人间不住归山傍。
七十八年驹隙光,高论久矣闻蒙庄。
铅砂伏鼎夜光芒,无乃尸解遗冠裳。
竹林娟好石泉纡,林下幽人六十馀。
裹药岁烦红印纸,画容新试碧霞裾。
尧年舜历资延引,二竖三彭待扫除。
睿皇初运岳生贤,留付神孙秉化权。
一代盛名今古绝,五朝隆眷始终全。
山龙不露弥纶手,桃李都归长养天。
瀛洲仙步接黄扉,兼总钧衡赞化机。
名德共推今日重,寿龄无愧古人稀。
朋尊欲趁梅边举,櫜鞬新经海上归。
明年诗社合更年,八十九回秋月圆。
红烛犹能映缃卷,乌纱曾不愧青天。
三更海鹤通仙梦,八曲鲈鱼上锦筵。
小车不肯驻山庄,短棹依然傍野塘。
忽听骊驹歌柳陌,似从鸣鸟集梧冈。
仙龄九十春犹浅,客路三千里更强。
偶然一现宰官身,勋业从今问野人。
半局乾坤能共老,一樽贤圣欲偕春。
木天残梦风吹尽,白板深秋杖过频。
仙人惯住大罗天,玉皇香案侍炉烟。
日须麻姑为搔背,时与洪崖相拍肩。
忽然狡狯作游献,化为白鹤下芝田。
草草劳生休未休,恒河沙数一浮舟!
也知天许为刍狗,不管人随唤马牛。
入世固宜经百练,及身早已定千秋。
衣冠涂炭吾将俯,难得如君意气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