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棹朝南暮北风,奇峰倒影绿波中。


定知渐近三山路,认得渔翁是放翁。

俗韵凡情一点无,开元以上立规模。


镜湖老监空挥泪,想见楚江清晓图。

深胭脂。
浅胭脂。
细蕊繁英压满枝。

窗外寒梅报早春,山茶红绽十分新。
宓妃小试凌波袜,意态由来画不真。


天上果,世间因,花枝常对玉堂人。

钱塘贤俊称二陈,坦荡尤推髯绝伦。


旧京隐伏甘一世,谁知元是英雄人。


廿年踪迹久阔略,宵来入梦嗟何因。

传经伏女画中人,自写桃源说避秦。


傥许携家作渔父,种花来结洞仙邻。

画意诗情两并浓,王郎丘壑自罗胸。


小桥流水孤村路,著个看山谢叠峰。

峭壁遥撑落照危,蜿蜿曲陇绕修陂。


前头径转峰回境,说与时人定不知。

翠羽尽情啼,茜袖何人妒。
浮动黄昏暗暗香,不许嫠蟾度。


吴苑玉双身,飞并瑶台路。

庾岭春迟,洛川波迥。
一般幽思谁能领。
个侬同住水云乡,黄裳绛服欣联影。

蝶骇花飞春事无,扇罗又见内家姝。


昆虫草木端平画,不是豳风七月图。

年年三月看青条,破萼霞㬉烘晴。
路近桃溪,刘阮曾遇仙卿。
谁知陨霜篱畔,还又费、蜂蝶经营。

芳信冬闺粉梅梢,年时倦怀曾托。
絮雪乍飘,葭管闲吹,刚是病腰如削。
画中疏影人同悴,但长日、秦篝偎著。

烟水冥迷山远近,高山临水更清寒。


茆堂深倚林中搆,商舶遥从海岛还。


云起乱峰生巧思,鸟飞残照入遐观。

秋水官鹅浴雨寒,黄庭临写墨初干。


山阴不换琅琊去,留向芙蓉涌上看。

精舍新开剡水滨,闭门风雪四无邻。


前溪夜静闻篙桨,知有扁舟乘兴人。

绿树溪边一草堂,风流应是辋川庄。


题诗好在芙蓉沜,独下兰桡思渺茫。

柴门秋净树阴疏,肃肃宵征造友庐。


共向深山无别计,晤言惟有数行书。

野情自密世情疏,万壑千崖一草庐。


永日小楼坐秋色,奇人相对读奇书。

清川带长薄,斜景落空山。


林暗归樵语,江明独鸟还。


愿求栖影处,难得此心闲。

孤村傍山麓,夏木有清阴。


远水泛澄碧,暮蝉空好音。


兴来每独往,时复一登临。

碧叠玲珑石,红斜窈窕窗。
薄寒愁煞水仙王。
恰有夜来私到,杜兰香。
山中住久,有栗留枝上,时时来伴。
洁日疏风天气好,坐向绿阴娇唤。
午后微凉,一帘幽梦,清迥无拘管。
湖边倒树玉为槎,树底茆檐路半斜。
饥鹤翅寒飞不去,伴人闲立看梅花。
蓝关回首自凄凉,积雪层冰道路长。
去国可无三宿恋,旁人休笑马蹄僵。
玉堂空愧故人招,风雪归来渡野桥。
留得平生诗兴在,蹇驴破帽鬓萧萧。
短棹中流往复还,神交元不在承颜。
剡溪清兴何人会,月满长川雪满山。
黯然王气,把兴亡付与,云烟残笔。
如此江山收眼底,不问剡藤宽窄。
两姓乌衣,六朝龙种,霸业伤今昔。
记得危岩倚石楼,西湖烟景坐来收。
遥岑寸碧空王殿,断岸飞凫独客舟。
九曲屏山因雨洗,六桥练水带花流。
高堂见林壑,忽似过雷峰。
窈窕一门险,峥嵘千嶂重。
人声何处答,虎迹有时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