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兹楼非我有,久居如主人。


虽无往来客,青山当佳宾。


君看楼下路,三尺软红尘。

八十云巢老,诸公旧典刑。


心情古井水,辈行晓天星。


身健登高阁,眼明书六经。

破屋不可住,如何著老身。


喜于乔木下,见此小楼新。


山好如佳客,吾归作主人。

老去知无用,归来得自如。


几年眠客舍,今日爱吾庐。


处世无长策,闲时读故书。

帘影移阴,杏香寒、乍湿西园丝雨。
芳期暗数。
又是去年心绪。

小楼终日脱冠巾,白发萧疏不受尘。


虽是客身犹足乐,苦无世累未为贫。


家书远寄凭游子,邸报频看念故人。

长安市上僦楼居,闲里身心尽自如。


十日雨声春对酒,一窗镫影夜观书。


茶经未展愁先醒,药录才看病已除。

云浮江雨暗,独客苦淹留。


白发羞明镜,青山对小楼。


酒功书下下,心事付悠悠。

乾坤今古事,尽在倚栏间。


初上似登塔,忽高都见山。


醉眸天共远,吟思暮忘还。

寒空漠漠起愁云,玉笛吹残正断魂。


寂寞小楼帘半卷,雁烟蛩雨又黄昏。

长镵斸术自生涯,短棹衡萍有独知。


偶测天心容杖屦,不从人事整须眉。


孤情琴外传昭氏,病眼花前待子规。

客窗倦雨晓朦胧,乍有晨光半纸红。


江岸夜喧春水长,沙汀波漾燕泥融。


乾坤即事容心广,老病随缘自德充。

小圃桃花发几株,暂时潇洒且江湖。


柳风乍得吹乌帽,燕垒莫惊长绿芜。


符玺可容徐广泪,山河难授马融图。

江城二月催寒雨,山客三更萝岭云。


青镜分明知鹤发,宝刀畴昔掩龙文。


援毫犹记趋南史,誓墓还谁起右军。

小楼容膝亦云安,冻砚温茶伴岁阑。


灯火万家天尺咫,不知穷海有荒寒。

才拙天容养,恩偏地转幽。


独为明主谅,深喜故人留。


多难身经切,无心物竞休。

瓮城春寂寂,石磴草斑斑。


倚杖高低月,登楼远近山。


百年诗句里,三国酒杯间。

雪满寒江压酒旗,江南无处不堪题。


小舟载得梅花去,渡领春风过水西。

江月满楼江水澄,胡床据坐忆吾曾。


解吟如练澄江句,未信玄晖独擅能。

拂晓楼窗一半开,楼前昨夜浪如雷。


满江梅雨风吹散,无数青山渡水来。

江水粼粼鸭绿新,江头日日送行人。


南来北去年年事,岸草汀花自在春。

筑楼不居人,楼已成弃掷。


逆彼郢匠心,聊取蔽庭隙。


上下数十年,积尘高一尺。

闾阎扑地不容闲,叠起重棚翠霭间。


楼下市声喧午枕,药炉头上看青山。

东篱遥见喜悠然,况在风烟咫尺间。


满劝银杯留客醉,夕阳佳处鸟飞还。

涉世已如入梦蝶,居身未作脱鞲鹰。


自疑戾契终为病,欲学墨杘又不能。


金老相逢知法器,慈公颇讶似禅僧。

不入名山不世间,嗒然隐几置遗编。


身名瓦砾宜居后,人事蚊䖟任过前。


抱树蜕蝉司化运,隔窗风竹发真诠。

百尺晴光绕画阑,一尊池馆坐高寒。


璚楼四照天花合,玉笛孤吹陇树残。


郢客阳春元寡和,兔园词藻尽登坛。

潋潋清波泊路衢,垂垂高柳对扶疏。


已知百尺楼堪卧,况有三重茅可居。


我老讵能赓鲍谢,君才端合绍严徐。

城畔芙蓉,爱吹晴映水,光照园庐。
清霜乍凋岸柳,风景偏殊。
登楼念远,望越山、青补林疏。

小楼湖北借清漪,湖水分来又小池。


寒月留人还照夜,晴波对我得无诗。


南音喝罢渔家傲,醉眼看醒孺子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