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筑茅茨镜水滨,天教静处著闲身。


平原不复赋豪士,甫里但思歌散人。


翠壁微泉时的皪,衡门叠嶂晓嶙峋。

西郊小筑临烟汀,南山秀色入窗棂。
朝钟暮鼓在何许,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。


堂中老人白须鬓,手扶藤杖垂九龄。

小筑湖边避俗嚣,几年于此寓箪瓢。


虽非隐士子午谷,宁愧诗人丁卯桥。


罗雀门庭无俗驾,缘云磴路有归樵。

小筑并湖堤,茅茨不厌低。


引泉浇药圃,砟竹树鸡栖。


夕霭山常淡,秋芜路欲迷。

小筑随高下,园池皆自然。


锄山得灵药,斸坎遇寒泉。


幽槛花房敛,深林果蒂骈。

小筑清溪尾,萧森万竹蟠。


庵庐虽偪仄,庭户亦平宽。


摘果观猿哺,开笼放鹤盘。

卜筑西湖,种翠萝犹傍,软红尘里。
来往载清吟,为偏爱吾庐,画船频繁。
笑携雨色晴光,入春明朝市。

结构依城邑,木石难幽闲。


故使心地远,毋为车马攀。


所谓伊人在,溯流霜露间。

缃英展冻靥,二月春风初着力。
江上蘼芜弄色。
好荡个吴舲,试迎桃叶。

绿阴时候,寒暖难将息。
遥山几重遮眼,芳草向人碧。
不分弦尘柱缓,板引都萧瑟。

郊外楼台远市廛,飞云度鸟曲栏前。


紫霞归去虚丹灶,彩鹢移来亦酒仙。


四面波澄人在镜,一帘风细日如年。

仙人自说好楼居,翻得新声奏步虚。


玉札已传三足鸟,罡风遥待五云车。


也知紫府曾通籍,谁道黄庭是秘书?


拍手人间笑蜗角,蕊珠宫阙忆吾庐。

埋照逃虚只自知,壮心消尽学呆痴。


爱看潇洒频调鹤,厌见赢输懒下棋。


万卷书淫何日了,半生诗癖倩谁医?


续骚不用为天问,造化元来是小儿。

公事朝来几许忙,浇花洗钵又焚香。


盈盈野马飞虚牖,缓缓流莺转夕阳。


逆旅乾坤谁去住?


醉中光景少炎凉。

日永乘凉似饮冰,疏帘挥麈破炎蒸。


忘言自会无弦调,习静翻同有发僧。


煮茗已尝甘露乳,御风还蹑碧云层。

半醉登楼听雨眠,晴来山色转澄鲜。


近招好友名风伯,新拜侯封号酒泉。


池水自惊寒照胆,炎天谁苦日如年?


闲阶更讶成金埒,簇簇青苔尽布钱。

小园日涉漫夷犹,浊酒匏樽醉即休。


官罢故人多裹足,地偏经月只科头。


蕙兰送馥时薰席,水石迎凉早报秋。

吹残爽籁骨偏轻,爱尔南薰太有情。


花里轩窗开四面,池边星月坐三更。


槛摇贝阙堪垂钓,楼逼银河待濯缨。

好风凉月不须赊,鼓吹新来一部蛙。


已判形骸如土木,何妨城郭领烟霞。


日长留客惟看竹,雨后逢人但觅花。

楼对南山澹翠微,小轩绕竹更临池。


漫栽松菊开三径,且学鹪鹩寄一枝。


罗雀闲门无燕贺,会心幽兴有鱼知。

水木平生本结缘,半区初就亦泠然。


地能远俗称真隐,人到长闲是小仙。


一片秋声风度竹,几番天乐鸟啼烟。

回廊数曲。
倩琉璃瓦掩,桐枝交擢。
叶展轻阴,招得凉风,琴丝暗里相触。

数株垂柳如染,映水鲜洁。
细雨乍飞又止,误荇带横空,枝干交结。
亭虚步窈,藤杖棕鞋穿径滑。

昔有王子猷,连夜溯剡溪。
自要看雪月,借人作标题。
与君客异乡,咫尺隔东西。
闻汝为园小,编篱定几层。
白云开瓮牖,明月缀檐灯。
径竹疏堪数,池鱼钓未能。
杖屦秋来健,山林老去偏。
野花疏短砌,水叶满平田。
鸡犬多阳尽,人家橘柚连。
搀云三径辟,傍壑一亭开。
自笑经营浅,聊从造次裁。
移梅香带雪,帖石绿留苔。
蒸烈应长夏,赤日怀清阴。
美哉林下人,水木娱孤心。
幽竹荫修绿,重湖开素襟。
屏开孔雀杯浮绿。
有个人如玉。
东风明日片帆轻。
不分西津亭下石,二年输与白鸥眠。
而今更恨申居士,占断旁边著钓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