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雨晚初急,暝云深不收。


霏霏暗烟树,索索响篷舟。


山色增远翠,渔蓑生暮愁。

已是蛟龙未肯忙,谁教螮蝀更相妨。


来时槁叶疏疏响,过后浮云片片光。


径草微滋垂粉汗,砌沙圆滴簇蜂房。

一夜风声惊屋破,四邻叩壁呼我贺。


久知旱势非所期,果见雨逐浮云过。


庭塘流注已有馀,田亩不沾亦何奈。

十日无油云,一春无奔雷。


天事不可知,号令于此颓。


疾风生梁栋,宇宙如沈灰。

烈风呼汹震山林,小雨霏微驻薄阴。


南亩旱苗焦欲死,拟将如许号为霖。

宿云留暝色,细雨逼残春。


芳树看红湿,垂杨亦翠颦。


高风吹燕翼,定水涨鱼鳞。

好风随细雨,萧飒过吾庐。


野兴锄瓜后,衡门隐几初。


积阴生绿缛,清气袭空虚。

微云兴缥缈,疏雨过森阴。


润积衣裳腻,凉生户牖深。


尘埃聊洗眼,宇宙快开襟。

微风载云起,好雨与风俱。


暝色经时合,凉声入夜疏。


炎蒸暂洒扫,天事有驱除。

春阳转为旱,惠泽积不泄。


稼穑亦已晚,泉涌为之竭。


吁嗟叫苍天,阊阖不可越。

小雨车马息,微风窗户虚。


尘埃顷洒扫,蝇蚋一讴除。


高枕华胥梦,忘言藏室书。

春城频过雨,一望一增新。


欲晓云成锦,初晴草似茵。


和声散喧鸟,芳意属游人。

漠漠云蒸柱,萧萧雨过城。


不时变炎景,竟日度秋声。


洒濯林光净,归飞燕羽轻。

泱漭轻云湿,飘潇昼雨来。


稍沾飞絮重,竞逼柳花开。


江面春阴阔,天涯暮色催。

娇云含靓雨。
正金明池边,润回芳础。
十里风荷,绕苑墙西望,翠深银浦。

风色幸顺逢小雨,小雨冥蒙细如缕。


矶上积得雪片坚,雨暗烟沈无所睹。


无边无岸江气埋,谁将混沌为胞胎。

浪游几抆还家泪,贫抱遗书羞拥彗。


短篷独载冒江涛,平生触事成淹滞。


所为素守三不欺,人所不知心所知。

云黯天低结暝阴,孤灯对影夜沉沉。


可怜一曲村田乐,犹是尧民击壤音。

无限都人哭鼎龙,年多泽久似仁宗。


愁来一样黄昏雨,天上人间自不同。

浣花红绿四回环,何事轻阴作嫩寒。


应是化工知胜处,海棠宜向雨中看。

溪南云隔数青峰,别馆秋光也自浓。


细雨不嫌沙路湿,明朝池上看芙蓉。

南园旧竹困支离,移过墙阴雨更宜。


落落出群看两个,萧萧交翠待千枝。


荒苔古石清闲地,细草虚庭隐士诗。

浓岚暮雨随人密,远壑幽峦向客悭。


清旷本吾胸次景,不须云里觅衡山。

天生明月照秋空,人把鲜晴候岁功。


可忍浮云来镜里,更堪风雨落庭中。


旌旗踏浪惊吴俗,灯火连街见楚风。

夜窗疏雨不堪听,独坐寒斋万感生。


今夜故人江上宿,如何禁得打篷声。

三十年前过此时,一双青髻绾青丝。


如今旧雨犹相记,只傍星星白发吹。

稍觉丝丝来万弩,如闻隐隐动千军。


夜窗一霎聊堪睡,未救田家卒岁勤。

白水连天九泽浑,平田五月献龟纹。


北人未识黄梅雨,千里争占赤土云。

小雨散炎毒,微风生早秋。


清凉人意足,厌浥草光浮。


夜枕梦新熟,晓窗梳不收。

隐隐轻雷动,昏昏野市迷。


嫩云时绽日,暖雨半含凄。


时节新装束,人家小鼓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