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十年酬远兴,秋晚寺门开。
山色空中落,泉声起处来。
草香寻异品,树老问初栽。
遥向龙亭叩帝阍,威仪争识汉官尊。
有韩差可惊西胆,非准应惭壮北门。
天覆华夷浑布暖,春回顶踵尽知恩。
温纶初下腊全消,百万同看帝赐貂。
鹅鹳阵成青海岸,鹭鹓行对紫宸朝。
华颠老尽兜鍪重,甲首欢腾塞马骄。
喜看蓂荚长尧阶,雨露恩深及草莱。
百辟衣冠陪大祀,中天星斗拱三台。
旧章已自超前代,新礼何须究曲台。
海宇春回万物熙,南郊大祀在斯时。
星辉宝殿天临近,雪霁瑶坛月上迟。
多士骏奔司玉帛,六军守卫列幡旗。
宝历开昌运,耆英起盛时。
明良欣际遇,教化待维持。
出处原非偶,登庸不后期。
山近虚窗云气通,纷纷落叶堕阶红。
可人一室清如□,坐听松号万壑风。
漪澜堂上坐,襟抱一时开。
云自山腰起,泉从石罅来。
金莲何代种,翠竹近年栽。
浮石山前十里松,逍遥谁在白云中。
孔光蚤上三公印,卫武终为百岁翁。
禅客方谈无上道,史官空记太平功。
出守尝希阮仲容,剖符仍继夏侯公。
金华旧侣三贤并,绿野先归二老同。
宴会莫如今日盛,唱酬还有古人风。
秋阴漠漠咽寒蝉,漫倚楼台落日悬。
雄据千峰维地轴,纡盘青嶂出尘烟。
丹心已作祥云度,宸训空馀素壁传。
凌霄台榭傍山隈,并辔何因选胜来。
绕槛烟花香腻湿,夹池风竹籁声哀。
探幽客有携筇兴,怀古谁怜倚马才。
玉露滋芳席,奎魁照碧空。
斯文逢盛世,学古振儒风。
未可还山隐,当存报国忠。
寿介逃虚子,耆年尚未央。
功名跻辅弼,声誉籍文章。
昼静槐阴合,秋清桂子香。
㶁㶁泉流槛外分,披缁入定戒香熏。
空登北郭诗人社,难上西山老佛坟。
好杀共知和尚误,著书赖有故交焚。
君家潇洒住园林,更入青山径路深。
唯有白云为得侣,只应流水是知音。
松姿鹤性自宜闲,天与幽奇避俗喧。
谢客风流临海峤,秦人歌啸入花源。
石径人行少,山云袖拂看。
水流情共远,天阔望随宽。
笙磬珍禽响,龙蛇怪蔓盘。
田家何所乐,野老饭蒿藜。
沙月鹭投宿,松风猿乱啼。
侵衣青竹冷,拂面绿萝低。
门生犹记凿龙登,载酒东堂命友朋。
终日清谈陪几杖,赤松况是坐禅僧。
青山跬步去无由,唯有登临可散忧。
浮世只知轩冕乐,几人能得少时休。
夜静月明溪水喧,先秋风物已萧然。
藤萝作帐云为枕,冷挂絺衣石上眠。
南窗高卧看云生,日暮回风动紫荆。
鼓吹不须过野坞,青蛙雨后自能鸣。
结茅深林下,开户流水边。
晓听松风坐,夜枕云涛眠。
高枝含烟雾,密叶张羽翼。
参差随风势,惨澹入云色。
天寒桂子堕,花发向庭中。
月华十二满,常照此芳丛。
藻荇遍回塘,芙蕖出清水。
红灯迭照映,翠盖相磨倚。
整整植翠旗,森森列羽卫。
微风群玉动,赫日苍云翳。
崩腾喷雪浪,昼夜无停息。
回旋天磨转,运动日卓侧。
王子吹笙去,仙禽下云端。
夜栖松月静,朝舞桧风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