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户外三峰晴云,山根一曲清流。


此地只宜消夏,我来已过晚秋。

踯躅花间麦穗齐,霜林又见蔓菁肥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珊碧山人久未归。

溪流如带绕羊肠,结束巉岩一线光。


天地忽收心悄悄,冬春无界景苍苍。


孤萤避影知灯近,暗雾笼沙觉草香。

寺楼深不见,寥廓递斜晖。


泉向云边冷,僧从雨外归。


低徊清夜磬,悽恻故山薇。

百转通灵境,云阴隔翠层。


蹉跎吾到海,苍莽汝为僧。


古树忘枝叶,群峰自爱憎。

此来真隔世,了了悟初心。


入谷窥天近,因松坐雨深。


秋蝉悲旦暮,山鸟课晴阴。

石门未践康乐约,法云惊堕彩鸾书。


人间忧患不到处,想见拈毫能自如。


散花一室疗孤愤,商略名山赋招隐。

客意太阑珊,蓦飞来、天棘枝头啼鸟。
啼醒梦归人,依稀是,报道不如归好。
旅缘未了,而今送客邛崃道。

到处萧条秋意阑,荻花枫叶已凋残。


烟凝平野山岚紫,风拂疏林日影寒。


新雪销融泥滑滑,远镫明灭路漫漫。

空谷寂无声,春风从东来。


伊人在何处,山花空自开。

携筇独自入云岩,平野烟低落日衔。


习习东风起空谷,吹将岚气染春衫。

木叶卷寥空,飕飗起朔风。


万峰寒翠里,一点夕阳红。

曲折寻幽径,青山拥去鞭。


溪深新雨后,草乱晚风前。


残照下高树,暮鸦归远天。

拟握陂龙陟凤台,厌闻远雁一声哀。


霜乾殷叶背林去,雨足黄云归谷来。


蕙幛可能留鹤宿,草堂终待觅桤栽。

碧涧苍崖玉四围。
东君剪水散明玑。
半开桃杏不胜威。

朝游白云里,夕憩长松边。


俯视世间人,但见万井烟。


流转非一日,正如水潺湲。

芭蕉月上照窗扉,屋里老僧眠不知。


起来树根饮一盏,举头忽是三更时。


藤萝一处一处好,我亦持杯随处坐。

相唤此山来,狂风吹我衣。


把酒桂花下,山云片段飞。


掩门雨初滴,开门月还上。

野客调琴玉一枝,薰风滋味自家知。


夜深断送鹤先睡,弹到山空月落时。

石乱云深客到稀,鹤和残雪在高枝。


小轩日午贪浓睡,门外春风过不知。

浅溪仍残照,山青更暮烟。


人行罨画地,鸟度粉笺天。


麦润先春秀,梅清破腊年。

功名直作千年计,志气不随双鬓衰。


书卷盈怀长晏食,只烦造物为营炊。

每看风月非人世,错认江山是画图。


谁解吟诗追李杜,何须涉海访蓬壶。

侨装结束灿花衣,采藿兰娘釂翠卮。


三五二八月皎皎,东西南北草离离。


非君之故岂妄集,对酒不狂无乃痴。

胜游千里笑谈中,雪片梅花正仲冬。


肯向席门寻孺子,更能草具重茅容。


春风顿觉生寒谷,夜榻惟愁听晓钟。

入山时八月,岚气似深冬。


岩洞生风雨,窠巢落桧松。


山中九重锁,月下一声钟。

杜门却扫绝机缄,砥节端如万仞岩。


涧底无鳌休掷钓,路傍有草倩谁芟。


披襟嫩竹敲风细,支枕幽禽斗语喃。

敛翅归来口欲缄,结茅遁戢寄云岩。

昔与二子居明心,避贼夜走南山阴。


天寒更蹋沮洳径,月黑错堕杨梅林。


历险登危四三里,少复前行过溪水。

宿雨剩微凉,游云弄新旭。


客子将出门,阴晴苦为卜。


驱车涉前途,今夕投谁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