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四柱构峰巅,松萝作扉闼。


诘曲频攀跻,造极心乃豁。


一览众山小,左挹云容活。

山上新亭好,红尘不可侵。


雨阶幽草合,风径落花深。


野水浮晴色,平田下夕阴。

山色满公署,到来诗景饶。


解衣临曲榭,隔竹见红蕉。


清漏焚香夕,轻岚视事朝。

海绕重山江抱城,隋家宫苑此分明。


居人不觉三吴恨,却笑关河又战争。

改席临幽壑,披襟当绝颠。


苔钱乳窦嵌,云叶金波穿。


伏虎蕴盘攫,修鳞坼蜿蜒。

自从抛却军符后,唯爱穷身不爱名。


敲到半枰心便懒,夕阳闲坐小窗明。

角里先生无远略,嵩阳处士有棋名。


若教兵法从君授,指点安危分外明。

宴坐盘石上,澹然忘所归。


片云逗松顶,隙月沾人衣。


蠕蠕宿羽动,稍稍澄露微。

微微动幽籁,簌簌涤广除。


石梁属䆗窱,磴道藏威纡。


觞飞竞谋速,饮至不愿馀。

丛林鸟雀傲,委巷渔樵通。


回看一卷石,坐失千华嵩。


藤萝行秋色,桧柏宿天风。

岂必在丘壑,居然无俗尘。


曲肱乌皮几,垫角白纶巾。


万象各有媚,孤云愈见亲。

渊明避世士,酷爱九日名。


独酌东篱下,悠然得此生。


我辈正羁旅,佳节安可醒。

石多泉仄出,花密鸟斜飞。


坐爱莓苔好,青青欲上衣。

跂石仍临水,披襟复挂冠。


机心忘未得,棋局与鱼竿。

小舫行乘月,高斋卧看山。


退公聊自足,争敢望长闲。

簪组非无累,园林未是归。


世喧长不到,何必故山薇。

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


水精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

茑萝满树带烟垂,筛月梳风作幔帏。


流水似琴还似筑,青山宜画又宜诗。


饥鼯窃果缘枝捷,乳雉呼群出草迟。

能令诗腹化神奇,香到黄花秋力微。


我醉悠然山亦醉,竹深啼鸟自忘机。

约住山云倚断栏,云如秋薄与山环。


为山醉矣无山句,山不负予予负山。

北雁横斜,似水晴空,无限萧萧意。
深巷闭门,懒去登高,那问几人曾醉。
红叶青山,正渲染、苍凉天气。

侬家云水本相知,每到高斋强展眉。


瘦竹亸烟遮板阁,卷荷擎雨出盆池。


笑吟山色同欹枕,闲背庭阴对覆棋。

旧日追游地,新年此度过。


庭春归雪筱,洞古发烟萝。


迟日登临倦,名园感慨多。

清旦历香岩,岩径纡复直。


花林开宿雾,游目清霄极。


分明窗户中,远近山川色。

岭上櫩楹缔构新,我来登望倍凝神。


可怜韬略真名将,犹与溪山作主人。


会把松心欺过雪,更凭花萼占留春。

百尺新亭起碧岑,长藤古木郁萧森。


山重山掩分吴越,潮落潮生自古今。


飞鸟去边浮海色,夕阳明处散秋阴。

又一番风,凉雨乱飘,褪尽红衣了。
半月不来,狼藉苔痕,鹤径都无人扫。
朱槿多情,还只恋、寒枝斜照。

闻道长岑令,奋翼宰旅门。


长安东陌上,送客满朱轩。


琴爵留佳境,山池借好园。

盘盘翠城山,君在城中住。


溪流第萦转,冈势复回互。


苍林无春冬,啼鸟常旦暮。

岭上生来月似磨,岩前断去云如削。


遥闻褐吏叩高林,应是雷公催采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