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过了春分,酒幔香篝,总被雨工缠搅。
落尽樱桃,湿尽棠梨,天也没些分晓。
听雨听风,忽听到、弄晴啼鸟。

怕碍清风入,丁宁莫下帘。


地皆宜避暑,人自要趋炎。


竹色水千顷,松声风四檐。

鹤驾腾空春复秋,淡烟寒日锁林丘。


夕郎自是金门客,莫更临风思远游。

断碑藩镇记当时,杯酒谈兵少牧之。


山色何曾间今昔,人才初不限华夷。


水波风起心犹壮,木杪秋生鬓已知。

借住郊园旧有缘,绿阴清昼静中便。


空钩意钓鱼亦乐,高枕卧游山自前。


露引松香来酒盏,雨催花气润吟笺。

广寒宫殿,想幽深、不觉升沉圆缺。
天上人间心共远,如在琼楼玉阙。
厚地微茫,高天凉冷,此际红尘歇。

看竹何须问主,寻村遥认松萝。
小车到处是行窝。
门外云山属我。

我本渔樵,不是白驹空谷。
对西山、悠然自足。
北窗疏竹。

水木阴森噪晚蛙,名园潇洒领烟霞。


疏林觅径逢奇石,曲径穿云踏落花。


岛外风亭千亩竹,城中火宅万人家。

古木森森直似春,茅檐土屋自为亲。


从来隐几几忘我,今日空山喜见人。


顿入钟声一觉里,悟将云影百年身。

云为衣履石为梯,白日青虚步可跻。


天近只疑三界合,烟开浑见四方低。


寒松挂雪明前嶂,瀑水轰雷下别溪。

高人厌嚣哄,结搆临幽深。


井络仅尺咫,窈然得山林。


江清动城表,竹密罗庭阴。

剑化人亡有故城,东来海气带龙腥。


烟花楼阁三千界,锦绣河山百二形。


老托神京堪自隐,醉眠秋涧不知醒。

山阁难禁宋玉悲,六朝遗恨满残碑。


青山自拥蟠龙势,玉树空传落燕词。


寒节授衣伤老大,醉乡随钟愧支离。

晚上高亭对落晖,万山寒翠湿秋衣。


江流一道杯中泻,云树千门鸟外微。


古寺频来僧尽老,重阳欲近蟹争肥。

霄汉秋高烟雾开,旧京西望一登台。


皇居迥映钟陵起,海水遥吞鹊镇来。


半岭颠风频落帽,孤亭斜日更衔杯。

花底莺歌,阿阁凤巢,似昔长安多丽。
飞盖趁车,步障围春,金谷漫夸罗绮。
怪杀钩帘,听啭语、笼鹦轻诋。

洞中山石俯波光,窗外林花荐野芳。


况有管弦相映发,尽教风雨佐清狂。


虚疑四老烟霞地,正是三江云水乡。

涉溪谒林祠,春日戒维吉。


闲情既怡荡,尘虑忽已失。


当筵揖群彦,玉雪动昭质。

扫石坐莓苔,林阴昼不开。


松梢风似水,疑有鹤飞来。

空山高望石磷磷,短杖支离已怆神。


衰去久知非一日,病来犹仗汝三人。


猿声空落枫枝冷,草阁斜悬霜气新。

孤亭叠石入云间,尽见江南近北山。


羁旅此身长扰扰,不如飞鸟会知还。

宝所已在近,游子倦跻攀。


努力上复上,安乐刹那间。

胜地标龙久,危亭借鹤传。

长河当槛入,乱岫袅空悬。

日月珠林外,风云倚席前。

亭傍青山山傍人,乌台风致敢谁亲。


虚檐石怪看将舞,叠砌梅欹恰放春。


挥翰动惊云务拥,入怀常觉画图亲。

借山学士圣能诗,滚滚波涛入妙词。


花外蝶魂迷客主,苑边蛙吹杂官私。


流云去宿青溪曲,过鸟来依碧树枝。

胸中丘壑本无尘,眼底青山意愈真。


亭占林园最高许,一杯风味景长新。

孟冬短日到台州,胜境喜遇都贤侯。


眼前丘壑太岑蔚,阁后台榭仍风流。


巾子峰高晓色近,净香亭小寒光浮。

空阔一边白,秋光澹到天。


数声传信雁,几点渡湖船。


已久无龙斗,安知有蜃眠。

九日山前十月游,黄花红叶最宜秋。


虽然未尽三公醉,也向禅林捧茗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