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正秋闲、药囊斜挂,此家竟日含思。
腐毫嗣咏高轩遍,差喜竹深溪驶。
天阔矣。

问艳春何处,三四点,雨声中。
便倩影裁成,疏红不闹,衬粉玲珑。
枝头有些冷在,笑尚书、赋物未能工。

跃马青罗步幛间,松林尽处是前山。


玉梅刚障春风面,残雪融时见一斑。

山亭深处枕清溪,万木回环尽翠微。


梅萼破香知腊近,柳梢含绿认春归。


风前列嶂琴三叠,雪后群山玉四围。

玉辇瑶车具,飘飘银台路。


群姬拥盖羽,太真衣缟素。


夜宴琼花圃,玉郎骑鹤赴。

纳纳乾坤一草亭,西山尽见若秋屏。


霜馀远水呈天碧,雨过遥空现帝青。


逸叟真成陶令隐,高怀长似屈原醒。

山中招提鼎足踞,路如丁字分头入。


远看港汊纷长绳,俯见阜丘才小笠。


班荆坐仆纵之息,争解绿荷撮红粒。

步出城西门,晴日光离离。


不知春浅深,绿叶含晓滋。


感兹时物变,但恐毛发衰。

一庵高寄碧崔嵬,山崦芙蓉锦作堆。


满眼烽烟天地老,隔江楼观画图开。


云房犹是康容宅,丹灶空馀晋代煤。

飞轩下瞰芙蓉渚,槛外幽花月中吐。


天风寂寂吹古香,清露泠泠湿秋圃。


云梯万丈手可攀,居然梦落清虚府。

主第开新径,仙源处处通。


晓云低拂树,春鸟静吟风。


水带天湖碧,花分御苑红。

病后青山似病前,山中流水亦年年。


渊明不饮终辞社,坡老多言漫入禅。


人结晚盟惟竹最,物将春报有梅先。

北郊采荔足清游,正是连坡紫翠浮。


采荐星苞倾绿醑,肯从筐篚较牙筹。


千年泽自贻孙计,百亩田应为鹤谋。

小亭依水竹,山色共霏微。


散帙云浮几,弹琴月在帏。


鹓鸾行簉羽,鸥鹭暂忘机。

半山山已高,山顶高几许。


太卑人易凌,太高独踽踽。


吾宅山中央,高下都吾与。

地启南山胜,春开北海樽。


论乡知谊厚,缩席见温存。


兀石云黏护,磨崖字剥痕。

绝壁冯虚竹牖开,草椽为搆木为台。


冰霜六月浑无暑,疑是广寒宫里来。

卷帘新雨霁,伏槛孤云没。


心赏信无同,佳人眇天末。

帘压南棂,湘影织烟,屐到苔深处。
添一盏灯,便不蟾光,墙外翠交斜树。
渐洗轻云,也圆似、桂丛三五。

偶然占一壑,事过如秋烟。


如何此亭名,千载惟公专。


后人惜古意,添筑屋数椽。

愁眼惊春,荒驿倦程,去国心情偏注。
花怨骑尘,路入寒沙,颜色解迎村女。
事逐归鸿,断魂里清明微雨。

芳讯天涯,停马问春,帘外村醪谁注。
零乱路枝,雾鬓风鬟,争似绮窗儿女。
倦客惊心,易枨触、江南烟雨。

不是雨天,不是晴天,只是天低如晦。
谢了杏花,又谢樱花,花事尚余有几。
莺燕无声,惟有个、鹁鸠声碎。

万山表海烟尘静,九月微霜塞草青。


闲却行边旧持节,百金新筑角山亭。

云气向晓不待族,风伯忽来吹使醨。


溪南溪北半篙碧,荷叶荷花一段奇。


旋扣柴荆行问道,少休松槛坐移时。

百忧不到酒三行,万事尽休棋一枰。


梅子未黄先着雨,樱桃欲熟正防莺。


忽惊夏向明朝立,便恐春从此地更。

山如偃月江如玦,我歌骊驹与公别。


出门大路砻砥平,何得却言新径捷。


新径无人可问迷,荆棘勾衣马蹄折。

道山亭上看秋光,万里长安在夕阳。


数点难收周顗泪,一冠莫效孟嘉狂。


浮岚尽作襟期爽,嫩蕊能令肺腑香。

谢公晨策花崖登,杜陵早起开前林。


徽之朝挹西山爽,退之晓望南山棱。


古人看山自有候,个中意味谁探寻。

帘卷疏烟醉眼开,浮云飞尽见崔嵬。


苦嗟霖雨遮藏久,深谢晴风列致来。


丹桂有时明月满,旧山无路白猿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