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香刹住峰头,花宫俯夕流。


猿吟丹嶂静,鹤坐小松幽。


片石窥僧榻,归云碍佛楼。

万古金山寺,烟波四望分。


对江吴共楚,终日水和云。


灯影摇鲛室,香烟触雁群。

云门披雾磴,石脉响流泉。


殿阁衔山转,香萝拂径悬。


盘松低覆地,复道上摩天。

山郡寒花媚远天,九疑晴色近相连。


寺当苍翠开图画,人在空蒙驾羽仙。


暮霭忽来迷万井,江光不断耿孤烟。

第一江山第一楼,年来频得纵清游。


盘云苍隼如相识,煮茗缁衣苦欲留。


笔底风云摇海岳,壶中日月送春秋。

歌舞东山落日斜,碧纱常护旧龙蛇。


廿年重到惊陈迹,感慨春云万里赊。

天开三十六宫春,又见阶蓂七叶新。


雨足剪来齐麦垄,时和看不断游轮。


记曾英簜为使客,却拥朱轓作主人。

淡云晓葱茏,野水清可揭。


山明草木秀,使里见琐细。


人闲境愈静,地暖春先逝。

同是多生无垢身,孤芳岁晏转精神。


濡毫应觉香先到,写影无如月最真。


庾岭近来还有信,花光以后更何人?


情知此事难描画,驿使空回可不嗔。

六鳌捧出法王宫,楼阁居然积浪中。


门外鸥眠春水碧,堂前僧散夕阳红。


扬州城郭高低树,瓜步帆樯上下风。

丞相函香致此诚,愿深海水救群生。


慈悲谓可消诸恶,征伐容将息大兵。


金色圆光开宝髻,玉毫妙相络珠璎。

高卧东林最上方,水声山翠剔愁肠。


白云送雨笼僧阁,黄叶随风入客堂。


终去四明成大道,暂从双鬓许秋霜。

寥落空山古殿寒,十年前路事辛酸。


空馀彩笔题纨扇,不复长歌醉玉盘。


汉苑春花终有恨,荆庭秋树惨无欢。

夙慕香山胜,振衣度石林。


烟岚开上界,台殿倚层岑。


地尽群峰合,天回四壁阴。

海岳秋光几处看,珠林高阁此凭阑。


河流曲抱孤城远,山色低邀落日寒。


野思萧条聊对酒,愁心跌宕罢弹冠。

尊前山色碧氤氲,徙倚高台对落曛。


阙下春归周柱史,亭边夜醉汉将军。


丹霄法从多鹓侣,白社风流有鹿群。

宝阁高临不住天,霏微春色画阑前。


孤城欲堕寒峰雨,野水犹凝远戍烟。


上界香花开胜境,故园风物入新年。

一宿招提境,匡床坐夜分。


山深迟见月,石冷细生云。


仙梵林中发,名香座上焚。

暇日来游祇树林,焚香话久落花深。


竹光日透成金界,鸟语风传杂梵音。


草绣岭头成绀发,月沉潭底印禅心。

岷江万里下,梵刹半空开。


吴树风吹断,淮山水荡回。


潮声杂钟磬,波影动楼台。

维摩丈室绝尘氛,坐对珠龛演梵文。


松际窥人孤嶂月,山中留客半床云。


疏钟出寺过林隐,怪鸟啼春彻夜闻。

孤峰天畔削芙蓉,入夜遥看紫翠重。


一片禅心千涧水,五更尘梦数声钟。


云生净土龙归钵,露冷空坛鹤唳松。

客中尊酒暂淹留,共对禅灯忆旧游。


此日听莺萧寺雨,当年骑马秣陵秋。


风尘未肯容衰鬓,岁月何堪老敝裘。

偃卧山窗日正长,老僧分赠茗盈筐。


烧残榾柮偏多味,沸出松涛更觉香。


火候已周开鼎器,病魔初伏有旗枪。

曾向东阿酒肆逢,重来相见未从容。


帆飞炎海三秋月,门掩青山半夜钟。


客路迎人惟柳色,贫交赠别只芙蓉。

忽闻钟韵出林微,话别空门思欲飞。


日暮西风吹客棹,夜深凉月梦僧衣。


芜城岁晚芦花尽,瓜步秋高木叶稀。

岭南才子气凭陵,剡水孤舟兴可乘。


青树又添阶下腊,缁衣同对佛前灯。


漫夸市上春如锦,且醉尊中酒似渑。

曲岸暂维舟,精庐访比邱。


钟声闻半夜,杯影见中流。


榻倚干花晚,房开万竹秋。

当年曾一面,此夜遇禅居。


乍见不相识,惊看鬓渐疏。


阿咸元自达,痴叔竟何如。

古寺门空闭,青林紫衲僧。


风传斋后磬,雨暗座前灯。


经不念中品,禅能参上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