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中日暮起西风,隔岭霞生石壁红。


对坐共怜秋色好,数株松影半林枫。

二客来寻草阁幽,况逢邻舍酒新篘。


主人日暮归来晚,带有青蚨在杖头。

苍茫绿野接江天,渔父中流独扣舷。


何处月明堪系缆,树阴西畔小桥边。

青山如黛草萋萋,古寺残钟隔远溪。


客散长亭天色晚,两行烟柳灞桥西。

长松荫远山,虚亭倚危石。


何来客杖藜,曳破秋云碧。

珠崖弹铗动经年,醉抱黎姬酒肆眠。


笑语尚存湖海气,衣裳犹带岛夷烟。


波罗老去甘如蜜,蒌叶开时小似钱。

闲来约客访烟霞,行到桥边日已斜。


尚隔寺门三五里,且将瓢笠宿山家。

吾观仲方画,不从诸家入,亦复不从十指出。
直是一片豪性侠气结为块垒,以酒浇之不能止。

忽尔迸散落缣素,偶然浓淡分山水。

良朋投合真有时,十载闻名不相知。


偶尔相逢杨子宅,剧谈浪谑忘还期。


晚合犹胜不相遇,倾肠倒腹忘新故。

书画船头虹月残,海岳庵外江声寒。


南宫父子不可见,此纸疑直千琅玕。


青山势远横江断,绿树成村隔沙乱。

黄鹤山樵已仙去,风采惟留画中趣。


几回把玩欲招呼,海阔天高不知处。


但见一亭临大河,远峰对面如青螺。

丹青价重钱塘戴,一幅湖山写更工。


高阁倚空凌夜斗,长桥分水架晴虹。


胜游地接呼猿洞,旧隐人思放鹤翁。

溪风吹云绕山腹,上见青山下茅屋。


谁家亭子据潺湲,中隔板桥烟树绿。


野艇悠悠来涧阿,晴沙白石滩声多。

苍山突起浮云中,湖光百顷磨青铜。


底须饱看卧游录,入眼已觉红尘空。


何人卜筑依山住,一任飞云挂庭树。

丹青旧数黄公望,一幅溪山似瀼东。


悬瀑自天喷早雪,飞桥临水驾晴虹。


谈玄偶接苏门士,采药空迷雁荡翁。

摩诘诗从画中见,触处天机自流转。


黄鹂白鹭辋川图,入眼何须好束绢。


多君此图谁笔之,谓是当年春望诗。

山东老人王舜耕,平生与山如有情。


左涂右抹何草草,却似真山被山恼。


山西太史留侯孙,爱山自谓山可飧。

何人结屋青山里,终日开窗见山喜。


近峰错落走檐牙,远岫蜿蜒插天嘴。


澄江一道山前过,短棹平分浪痕破。

豸冠趣在丹青表,公子情多山水中。


六月高堂不知暑,向人随手拂清风。

出门便见好溪山,却为丹青一破颜。


想是宦途双足倦,高情长在卧游间。

望中疑是富登山,只欠危亭著树间。


记得摩厓看石篆,小舟曾泊相湖湾。

华子冈连竹岭盘,栾家濑下石滩寒。


丹青不见王摩诘,且向烟霞辋口看。

千山流水入平溪,古木云深鸟乱啼。


马上行行何处去,人家犹在瀼东西。

点点梅花寒玉姿,万山风雪倚楼时。


广平自有东川赋,谁道何郎水部诗。

万年明主是羲皇,纵饮何妨白发长。


君见东篱佳色起,小园偏得上林霜。

金沟水溢白云池,万朵莲花映绿漪。


一曲江南茜裙女,轻舟来唱采菱词。

红杏开时杨柳新,乐游原外曲江春。


锦袍醉插宫花去,马上风流第一人。

精舍新开剡水滨,闭门风雪四无邻。


前溪夜静闻篙桨,知有扁舟乘兴人。

绿树溪边一草堂,风流应是辋川庄。


题诗好在芙蓉沜,独下兰桡思渺茫。

长安残暑欲秋风,庭下湘兰忽已丛。


爱客带能移孔系,看山图以卧游工。


高天缥缈摇银汉,明月参差挂碧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