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花草重重涧壑春,卜居只欲谢嚣尘。
道逢谷口耕云客,莫是当年郑子真。
懒逐诸公入省台,分甘无用老岩隈。
凭君说向清风道,莫放红尘到此来。
秋黛翻空堕江水,平洲仄坂衔江尾。
廿年旧梦今杳然,一旦苍茫落眼底。
江村数家人迹稀,返照何处孤僧归。
乌桕经秋一两枝,篱花更有傲霜姿。
画成只恐添乡梦,白傅堤边夕照时。
秋树几枝瘦,秋山一角青。
乱泉流竹径,深翠结茅亭。
沽酒船能到,寻花路再经。
落日江村好,船头黄叶多。
水波平似镜,山翠小于螺。
鱼蛤此间市,沧浪何处歌。
入山喜听流泉声,溪畔坐数山花明。
昨往翠微值秋雨,黄叶满地无人行。
吴生兰雪自恃腰脚健,攀尽风梢与霜蔓。
巫史传芭进酒卮,长筵吹彻玉参差。
千年薶碧终难化,八月怒涛空尔为。
配以逋仙荐秋菊,从骖水伯闪朱旗。
石气迎凉,叶声送晚,寻诗孤倚巑岏。
指苍苔一径,秋到柴关。
含毫换了烟江稿,费闲情、商略梅鬟。
卧游长在水云间,流水无声云亦闲。
自是软红缘未尽,南中随地有溪山。
断桥溃岸数家村,雨少晴多减涨痕。
雪白鹅儿绿杨柳,日高犹自掩柴门。
弓玉都亡宝笈空,飘零犹未出寰中。
今年虐暑张厅壁,抵得刘褒画北风。
耕烟师事及西庐,先就廉州并肄书。
圣母贤王造两朝,个臣风烈屹云霄。
江河世局非难挽,箕尾忠魂不可招。
大事能无韩魏国,中枢谁复李文饶?
白头弟子披遗墨,相对苍茫泪似潮。
西园主人兴好,要商量画境。
菊花节、当日香山,一联多谢持赠。
倦重展、烟江画稿,晴秋别写天然景。
自落寰中一散人,袖云洞里认前身。
写生妙手希藏拙,却笑无心已入神。
流水空山自爱吾,清时有味与谁俱。
解人道子心同素,画我红尘半点无。
云烟尺幅势千寻,水色山光万象森。
画意化工谁解得,浓偏浅浅淡深深。
一片荒寒见真意,巨然僧后有遗音。
秋镌秃管山成骨,鬼避枯禅月印心。
天分如公高石谷,人间何世怆云林。
平生胸中丘壑,天公乞与羁臣。
要遣毛锥举似,此事儿辈不嗔。
长江之水西南来,江北江南图画开。
君从何处得此景,锦帆似泛长江回。
槎牙老树连荒岛,两两人家出林杪。
巧将墨汁染鹅溪,远势高分近却低。
忆昔天坛坛上望,日精东畔月华西。
虞阳画苑天下绝,前王翚后吴历。
潘公夙抱奇英姿,接迹前贤称巨擘。
读书万卷不得意,画得峰峦秀在骨。
丈夫无奇才,虽显不足名。
高山乏秀丽,兀立培塿形。
况乃画图间,两夺造化精。
小舟何处问通津,二月东湖柳色新。
老向天涯频见画,一枝曾折送行人。
十年小隐在青山,喜有东湖屋数间。
门外白云常在眼,此身浑似钓舟闲。
石齿粼粼水,云衣齾齾山。
天风吹客梦,何日抹鱼颁。
野屋不知今世,山色似含古春。
岑寂浑无啼鸟,荒寒略有行人。
秋满西山爽气多,山人帷箔卷烟萝。
清溪只在云林外,夜半月明闻棹歌。
江上江云漠漠寒,有时带雨过层峦。
只愁海岳庵前路,水没黄沙鸭觜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