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半岭通仙界,萦回岳麓西。


已看三观迥,犹觉万峰低。


暮雨瑶华落,春云玉洞迷。

郡推即告去,州将亦辞还。


勇哉三丈夫,追随入深山。


屡冲溪雨寒,不畏泥途艰。

归山还采药,仙仗失蓬莱。


芝草青泥长,蒲花白石开。


崆峒访道去,具茨迷路回。

昔日优婆塞,今来舍利前。


四山皆笠岭,一水是桑田。


地涌青莲宇,经乘白马年。

飞亭白日下,灵氛紫嶂前。


鸡犬疑淮市,楼台现海边。


洛水陈王赋,巫山楚客篇。

海上元无宅,山中半带霞。


罗浮多石髓,勾漏有丹砂。


弟子羊为石,仙人枣似瓜。

江乡秋色在黄花,宾客来寻锦水涯。
风起平芜吹鹳鹤,山寒丛薄散麇麚。
林光稍入三珠树,酒气犹蒸五色霞。
耸浮图,回倒影,沈山藏寺云深。
最恋斜阳钟送晚,低佪几度曾寻。
紫薇花映江头事,旧衫点湿红泪。
杖藜寻胜复中休,不比红尘走燕骝。
幽趣未穷随雨断,高情无尽与云浮。
冥冥深树秋犹暗,猎猎新蒲暖更柔。
气凉天淡正时秋,野兴山情猝未休。
承召驩于凫藻甚,但忧尘迹累清游。
小憩西禅床,谢绝半日暑。
白云怜倦客,清阴覆停午。
袅袅陂上风,沉沉竹间雨。
十八姑儿浅澹妆,春衣初试柳芽黄。
三三五五东风里,去上吴山答愿香。
千载吴宫已劫灰,吴山依旧客重来。
子胥台迥空明月,范蠡湖堙长绿苔。
往事但随流水去,春风又见野花开。
梨谷梅林渴不清,顽然生意一瘿瓢。
船轻坐稳吟秋水,为试山泉更度桥。
积雨初睛日满关,杖藜看到几名山。
公能远览休辞远,我是闲人不厌闲。
紫壑擎霄频属望,苍松倾日可容扳。
下帷窥圃事多违,到得南园已夕晖。
松竹不忙无世态,柳梅相逐见天机。
仆便萧散朝犹睡,鹤惯羁孤晚自归。
直上通天只一门,千寻璧玉荐洼尊。
低头直笑海堪挹,举手常惊斗可扪。
有月襟怀增洒落,无风衣袂自飞翻。
兼旬不到月湖来,无数荷花雨里开。
燕是旧知频绕栋,蝉如有意共衔杯。
公庭兀坐虽无暇,佳友同携得几回。
东湖觌面本情亲,到得东湖动隔旬。
若道四并成浪语,如何寸步不由人。
公子南游日,湖山兴最长。
凤台芳草绿,鹭渚落花香。
银甲来红袖,瑶琴出锦囊。
蜡屐多时制始成,好山须伴好人行。
风流未敢轻前辈,歌咏还思逐后生。
黄菊不嫌秋色老,苍烟随变晚山青。
踏上圭峰日正中,小蹊黄叶叠重重。
花前未酌重阳酒,松下先吹落帽风。
望望庐山须此老,琅琅郢曲有诸公。
车驱清晓露,磴蹑翠微天。
绿野风何远,朱明火未然。
高歌尘外客,纵博橘中仙。
危峰独立迥淩虚,万里苍茫眼界舒。
第一江山推北固,千秋形势壮南徐。
孤亭直欲超云表,铁塔犹存历劫馀。
名园蹊径本天成,一览江山倍有情。
百战尚思金鼓震,千秋犹作石钟鸣。
鄱湖水远孤帆出,庐岳云闲夕照明。
我登白云亭,遥望耸梵宇。
佳处留山坳,一水路偏阻。
乘兴偶来游,空蒙驾柔橹。
黯疏林远岫,乱烟外,掩孤颦。
记萧寺寻题,苔寒减发,松老添鳞。
轻箯几穿翠径,惹禅香、愁检雨花痕。
文采绳绳水绘园,江湖断句匹兰荪。
偶来飞控淩盘谷,便欲题诗满蓟门。
道丧风骚愁歇绝,官闲丘壑与温存。
瞿唐水落岁云秋,却为西山十日留。
月下听松滋有会,雨馀观瀑是何修?
身闲犹羡为僧乐,境胜元须得伴游。
一卷烟霞亲授与,胜从别后托书邮。
湖海能容我,微官安事哉。
先朝存带砺,今日置寒灰。
要妓歌秾李,寻僧吹落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