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风策策。
山迥暮烟横白。
淅沥穿林翻败叶。

木落境萧萧,残灯照寂寥。


病惊时日暮,愁厌客途遥。


急涧听逾响,荒村语不嚣。

残冬寒作阵,半夜远游身。


雪坠花千片,云沉月一轮。


问更呼驿吏,分酒劳舆人。

动静不可执,山深生暗喧。


霜寒警怨鹤,风远啸哀猿。


供饭夸云子,为官号漆园。

苦厌尘缨缚,欢投道院清。


不逢黄石异,惟见紫芝荣。


涧水增茶品,山光冷宦情。

迢递常山道,千岩落木风。


客程忧患里,秋色乱离中。


问俗嗟生理,逢人说战功。

旅况逢秋尽,山行叹路赊。


旱来无野渡,乱后少人家。


橘柚寒多实,夫容晚自华。

似山惠我笋丝笔,乃是长须公子毫。


竹简固应同祓涤,琅函宁肯近腥臊。


若非月里霜㕙颖,恐是仙家云鹿毛。

洋洋水波逝,水钦川上怀。


遂将去齐鲁,明当度江淮。


远役谢尘鞅,高居理茅斋。

仓卒还相失,艰危独后来。


乱山当日暮,长路入风埃。


攘攘从谁问,沈沈只自摧。

行尽钟陵西北山,篮舆恣意取峰峦。


明朝未必无风雨,便泼浮云子细看。

世人曾不识,头带树皮冠。


闲种药来卖,醉将琴去弹。


鹤衔仙果下,猿窃玉书看。

我乡山川遥,秋晚空景促。


天明共云散,日落依鸟宿。


主人逃名子,鹤发卧空谷。

晓角寒声散柳堤,千林雪色亚枝低。


行人不到邯郸道,一种烟霜也自迷。

春风吹我上箯舆,山路梅花已雪如。


道院闲寻旧题句,故人不寄一行书。


物华满眼知春至,世事装怀逼岁除。

空山落叶响流泉,窈窕崎岖一径边。


借问桃花今在否,秦人元不爱山川。

雪岭吹寒雾,行田过远村。


班荆得佳士,促席置清尊。


官业从兹始,离怀不用论。

为问西来信,灯凡几叶传。


林端千梵接,象外二峰悬。


演法开三乘,观空出四天。

正传国子先生印,远访松陵隐士庐。


二十四篇风月句,几千万卷圣贤书。


地偏自觉因人重,日涉从教与世疏。

劫劫真无谓,迟迟再有行。


断云峰出没,残照水分明。


远意谁能共,长亭空有情。

物外闲人日月长,意行无复有重冈。


林深步步衣裳湿,麦熟村村饼饵香。


遥想云间下双舄,空怀仙子望三乡。

文公垂宪墨淋浪,鼎立龟山更道乡。


家有一焉犹冠绝,宝兹三者见珍藏。


来从叠嶂层峦里,置在光风霁月傍。

五游凌碧落,仿佛见乘鸾。


瑶水银为阙,蓬丘玉作坛。


飞尘成大药,毁灶出神丹。

烟林六月早凉生,夹道青山画不成。


流水亦知人送客,潺湲学作断肠声。

马上朝朝望翠微,山中处处有泉飞。


人间岐路能如此,半点红尘不上衣。

辞家慕冲举,名岳且依栖。


辽左迟归鹤,淮南见去鸡。


玄霜堪入药,白石总如泥。

由来称福地,自合有仙才。


萧史吹笙下,栾巴噀酒回。


云轩通紫阙,月宇逼丹台。

寰区不足步,聊作小游仙。


牒秘丹缯字,山藏绿玉篇。


石梁云外挂,瑶岛月中悬。

地僻尘踪少,山深石路斜。


雨中过佛院,云里见人家。


雊雉飞春麦,啼莺绕落花。

契阔茅山侣,书来见素心。


养砂还守灶,种树已成林。


月出岩泉冷,花飞石洞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