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浣却红绡著翠盘,亭亭云色堕雕栏。


分明蜀国鱼笺样,莫道青楼不耐寒。

奇峰置案头,恍忆包山麓。


万朵洞天云,鞭龙入林屋。

岁暮天寒雪四垂,竹边松下出斜枝。


似人又向图中见,方信山阴有戴逵。

长松偃桧势争雄,傲雪凌霜志操同。


何似纷纷桃与李,易将开落寄东风。

鹭鸶林到岁寒轩,屈指如今十六年。


当日玉虹桥未有,山川只是旧山川。

已讶雪中在,况逢灯下看。


酒阑相把赠,疑是翠琅玕。

自与美人期,芳草日转碧。


今日凌寒者,岂独松与柏。

百卉皆零落,如何尔独存。


岂无冰雪苦,一意迟王孙。

十月见蘼芜,青青似春浦。


岂子歌长春,春色不敢去。

长安十丈雪,寒色满荆榛。


唯吾咫尺地,留得故园春。

隐隐长松带石屏,小亭仍揭岁寒名。


古碑字灭苔争绣,曲径人稀草乱生。


松老不随霜雪变,景多真比画图清。

闻说君家十二阑,夭桃如锦雪中看。
朱唇吐出丹砂粒,青鸟衔登赤玉盘。
漫向绥山夸一得,已同方朔获三餐。
朔气能寒海上山,却留苍翠倚云间。
时看舞鹤笙前下,长听栖乌月里还。
天泽九重承自远,霜标千仞渺难攀。
人间多少读书处,欲固岁寒贤守心。
隔岁草莱诛濯濯,一庭松柏长森森。
汉儒载籍能存几,周政规模却至今。
学究天人独下帷,岁寒元自有深期。
若非文史三冬足,安得功名百世垂。
台阁生风当此日,轩窗映雪已多时。
天台雁荡绝人境,沧洲渤澥无纤埃。
身婴俗务不能去,目断神游心往来。
阎公逸兴挥毫素,驱风走石沧溟开。
万物凋零日,青苍见尔辰。
虽能甘苦节,非不愿阳春。
岂羡知稀贵,偏于岁暮亲。
清新如修竹,月露洗琅玕。
爱之不能舍,一月三四看。
伊人伟识量,文字馀波澜。
洞户延清吹,庭除贮绿阴。
不随风月媚,肯受雪霜侵。
润入珠泉爽,声传玉帐深。
北风搔长林,万叶各穷屈。
爱此清秀干,高寒色如一。
虽无化石验,自是后凋质。
草木摧枯尽,穷冬独后凋。
坚姿工傲雪,直干上凌霄。
烟色蒙高盖,风声涨晚潮。
泉南诸山何㩻䧢,清原洞天仙所都。
赤明开劫风气舒,玉检丹书閟神符。
重楼复阁山之隅,鸟道百折非一涂。
万木凋零色巳非,独留三友共为期。
生无桃李春风面,总是冰霜晏岁姿。
士到穷时存节义,物从静处见真机。
二树郁苍苍,根干蟠蛟蛇。
桧老已成铁,梅芳犹有葩。
借问种树人,遗踪邈以遐。
绝壁荒亭岁月深,长松郁郁荫寒林。
曾教炎暑来酷吏,谁向清风会赏音。
冰雪有情偕暮节,乾坤无地表贞心。
檐鸦冻不哗,尺宅走万怪。
休暇周四旬,一岁此心泰。
蠕蠕蠹丛生,低吟发遥籁。
春来到处富群英,浮浪应无实副名。
独有岁寒三冷友,凌霜傲雪伴诗盟。
黄华山中夜气清,月明风定闻吹笙。
梅花开向竹松里,雪香零乱墨光生。
木落山空劲节存,独留清影向黄昏。
满床风雪无人到,知是江南何处村。
借问僧窗梅几梢,从来只合谷芽焦。
孤芳未辨切磋玉,细萼深藏繁衍椒。
宣仲韵高春破点,补之豪迈气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