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我闻峨眉雪,盛夏常阴冻。
崖胡其苍苍,江寒结高垄。
白者往干霸,黄者傅封侯。
留将数片在,无人时点头。
沧海行扬尘,江河易枯竭。
老龙洞里眠,喷即漫天雪。
淩风发高唱,山鬼夜吹灯。
但坐空阶月,听他泣未曾。
好似陶彭泽,为民拟葛天。
余亦不材者,因君寄大年。
颇笑葛洪时,求为勾漏令。
若早见瑶林,应无炼丹井。
幽深殊世界,长望挹仙源。
仙在人间是,相逢笑不言。
但存长公迹,一片石亦佳。
吾今凭眺上,四顾难为怀。
昨夜蕊珠宫,鲛人几番泣。
幻出水晶帘,疑是道子笔。
博带披元雾,修眉染碧烟。
良朋不易得,能复问神仙。
先民有高怀,振衣夸千仞。
此意达者知,举步何远近。
轩辕二帝子,弄笛开禺阳。
江岸扁舟客,闻钟到上方。
仙灵今阒寂,云水空青苍。
古寺岧峣倚碧栏,劳君风雅共招饮。
金声似掷天台赋,宝汞初成葛令丹。
峡水流清深见底,松声将雨夏犹寒。
握手两旬许,归途千里馀。
继今难得便,及早发回书。
父祖初深契,儿孙久渐疏。
久离空向往,重见少相依。
款曲论心约,因循与愿违。
今逢声气是,但觉鬓毛非。
碧流环黛壑,琪树隐珠宫。
佛影诸天近,空香下界同。
悬峰吐日月,古壁淡烟虹。
两岸湍声万壑雷,梵王楼阁此中开。
茶烟初起晓钟罢,梅雨半晴春水来。
绿树低环禅坐石,白云长护钓鱼台。
树树春枝带白云,上方何处二禺分。
波澄雨霁龙南北,月色泉声僧见闻。
半夜竹箫怀帝子,前江瑶瑟伴湘君。
白石行歌自可思,惟君玉笑我能知。
天高有客投壶过,月冷何人捉麈宜。
骑鹤吹笙调子晋,投瓜曳舄戏安期。
韦郎故地久萧条,只有泉声响夜潮。
行客往来回首地,玉环无处觅娇娆。
双虬挟泓玉,奥入百转湾。
向无长公诗,草木今何颜。
此山二百年,偃蹇客往还。
山通一水径皇都,多少英豪出此途。
传我飞来元羽翼,好风吹送过天衢。
峡山山上飞来寺,绀阁层层树里开。
僧璧不随猿女化,梵钟曾逐蜃楼回。
万松夹道时闻雨,众壑奔流夜殷雷。
三月三日天气新,杏花飞帘散馀春。
但将酩酊酬佳节,何用浮名绊此身。
城外青山如屋里,东家蝴蝶过西邻。
溪上寒梅已露春,溪边艇子系柴门。
沈郎病后缘诗瘦,朱老家贫只破村。
梦里几回虚怅望,尊前一笑竟忘言。
岸落棠梨鸟落藤,烧痕明灭小人登。
僧钟远隔云边树,江路斜窥峡里灯。
绝涧得风长响瀑,阴崖无日久留冰。
飞来江上寺,幽胜绝尘氛。
树老皆黄叶,山高多白云。
雨花长日下,仙梵半空闻。
点点云山发兴过,生涯因寄木兰多。
春围潋滟花开县,榜入沧浪客放歌。
日午轻阴分雉翳,雨馀清梦散渔蓑。
兰桡数百里,一水万山中。
不为烟霞癖,安知鬼斧工。
云崖欺碧落,石室閟阴风。
几载飞来惯梦游,飞来今喜舣行舟。
笑看世界浮云梦,坐定禅心百虑休。
猿返玉环烟漠漠,犀沉金锁水悠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