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词源衮衮患材多,笔力骎骎跨永和。


屡阅州符犹剖竹,盍归禁橐旧持荷。


声华大似城南杜,勋业看如相国何。

独木山寮昼不开,禅馀香印已成灰。


寺分麋鹿台前住,人向鱼凫国里来。


佛钵供多光类玉,祖衣传久色如苔。

近报昆冈亦被兵,知君抚剑气峥嵘。


夫差强弩风生海,姑蔑战旗云绕城。


天诏屡传宽宥下,王师行见扫除平。

匡山道士躯干小,豪气直压香炉峰。


池边咒剑出金虎,峡顶放船飞白龙。


老我每推诗俊逸,何时相见话从容。

我忆栝山老徵士,卷雾飞谈那可当。


高致何如漆园吏,幽居真是郑公乡。


未能即去楚氛恶,每一相思云树长。

怒浪蹙天摧漕舟,疾风吹雨黑中流。


海神跃马火明灭,龙伯钓鳌山荡浮。


安得灵槎通汉使,断无奇药采瀛洲。

平江恭襄代有名,赋诗横槊不谈兵。


百年文武传家学,经略元戎始有成。

宽闲中立大规模,民亦相随入正途。


爱物只凭心造化,养生无出定工夫。


山移别圃新花木,鹤立闲厅古画图。

万间垂芘一夫穷,应念空成白首翁。


且喜有僧同夜话,不愁无路借春风。


江湖气吐诗坛下,星斗光生剑匣中。

瑶尊蘸翠。
短长亭送别,风恋晴袂。
腊树迎春,一路清寒,能消几日羁思。

上圣恢方域,吴门翊帝京。


千秋季子国,百雉阖闾城。


屏翰资良牧,文昌辍贰卿。

东吴名胜,有高楼直在,微云齐处。
十二栏干邀远望,历历斜阳烟树。
香径人稀,屧廊山绕,往事今何许。

肩舆谢却,旷野独鞭骢马。
县令小家,风似道、桥翁疏野。
笑渠岂解,潇洒念本来,旧面目,无虚假,不在官高下。

霜重林木疏,日出山雾豁。


襜帷发荒馆,鸣鸡乱相聒。


岂不惮险艰,我职在咨度。

吴门自古俊髦多,中外推公政事科。


议礼不妨丰酒课,治繁犹暇讲禅那。


榻前屡记宣除目,川上遥怜逐逝波。

桥外客舟连夜发,饱吹十幅风蒲滑。


天明无处觅高城,但见吴江波浪阔。

拜辞初下九天来,乞得斑衣学老莱。


六月火云烘去艇,三山风露隔飞埃。


多情送我诗盈轴,何意辞君酒一杯。

五湖烟水百花洲。
别乘最风流。
人道紫枢家世,清时衮衮公侯。

时节文章与盛衰,我公端合振中微。


玉锋修满姮娥月,天巧分残织女机。


正始风流回治世,豫章宗派得传衣。

翼轸腾光万代尊,地灵人杰萃侯门。


紫芝秀宇尘无染,黄宪澄波挠不浑。


泥湿丹书双彩凤,香凝画戟两朱轮。

爱子诗无敌,清新日造微。


解颜方一笑,折柳遽成归。


苏馆凝香重,松江脍玉肥。

舒郡惊冬节,吴门忆岁时。


天寒城闭早,冻合水行迟。


再拜为兄寿,同声念母慈。

铃閤寻盟未肯寒。
鹢首驻江干。
云烟翰墨,风流尊俎,不放更残。

昔襦今裤雄藩守,佩玉峨冠近侍臣。


十万人家等蒙润,三千风月政当仁。


仙姿照坐桃如许,冷艳当檐梅一新。

二陆起云间,千载风流人物。
未似一门三凤,向层霄联翼。


贞元朝士苦无多,公今未华发。

持橐朝端誉有光,垂弧门左昼初长。


功名唾手囊中物,药石关心肘后方。


公念承流当振廪,人歌难老竞持觞。

玉笋初辞鹓鹭群,一麾来此振馀芬。


三槐事业他年看,五裤歌谣随处闻。


方丈可量闲日月,泰阶还赴旧风云。

画戟从来瑞霭浮,顿回春意到南州。


占熊馈鲤呈祥日,拖玉腰金得志秋。


十载声名天下最,满怀韬略古人求。

二年环堵赖馀波,相和儿童襦裤歌。


还复攀辕逢此日,敢忘推毂意如何。


十行行矣重徵霸,三径归欤暂景坡。

安排灯火作鳌头,人乐公来再有秋。


转雨作晴谈笑事,他州谁得似吾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