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雨散阴初敛,园林夕意幽。
披襟临水榭,蹑屐上山楼。
客兴优登眺,主情洽挽留。
兄弟天涯此会难,为君似觉酒肠宽。
曾怜采葛三秋别,可乏平原十日欢。
座上文章飞郢雪,樽前气味袭湘兰。
问花开何迟,问花底急飞。
人闲惜花少,阆苑等花归。
人生少娱乐,闲日亦有数。
药草正肥时,好望云山去。
不知今之人,谁识张县尉。
勿问胸中事,但看面上气。
所谓人英者,正是斯人辈。
渡水衣须扱,穿林手自披。
经春脚力软,但恐上山迟。
易贮千寻水,难藏一点春。
也须几杯酒,还似送行人。
留春是芳草,送春宜柳花。
日长花正乱,谁倚阑干斜。
风暖燕窠牢,云晴鸟翅健。
物生自有乐,亦各适其愿。
人事无如何,多于道傍草。
但问酒有无,莫管老不老。
麦颖未黄乾,桑实半红湿。
恰得一犁雨,田事正火急。
昨日枝头红,鲜鲜染人指。
今朝寻不见,已在污泥底。
张子问著书,使我长嗟吁。
有意在黄绢,无能任白驹。
筋力如老骥,颐颔生霜须。
春在亦饮酒,春去亦饮酒。
若问此闲时,便是无何有。
功名心寸折,岁月鬓双蓬。
病畏酒杯绿,愁怜花蕊红。
杖藜成暇日,行乐步春风。
仕涂众伪杂吾真,谁信千钧重一身。
赫赫朱门公相远,寥寥黄卷圣贤亲。
府居此日嗟孤宦,乡饮当年谬上宾。
名园闻说洛阳春,金谷前无石季伦。
第一牡丹应惯见,怜君翻作觅花人。
西州夫子善谈天,语入精微服四筵。
交分正论诗卷里,别愁忽到酒樽边。
马冲雪片归梁苑,莺唤年芳忆渭川。
从容须陛对,萧洒待家居。
近阁从戎笔,闲裁寄旧书。
青衫逾一纪,黄卷尚三馀。
老骥困盐车,四足若有绊。
莺鸠抢榆枋,控地不能远。
我本田家子,释耒事游宦。
为邦虽陋勿雌黄,我曾侍立苏公旁。
见公颜色不憔悴,不似贾谊来江湘。
它州虽粗胜吾州,无此两公相继游。
文章迩来气燄低,圣经颇遭馀子弄。
公归除□□□□,荆舒之说惩应痛。
风度祠前仰止存,曾于金鉴读遗文。
东南一自开爰立,伊吕千秋几嗣芬。
海燕长辞秦岭驾,中牢空吊越山魂。
贞节之妇何代无,大节直与忠臣俱。
高风凛凛出肝胆,皎如日月行天衢。
江淮丧乱复何有,衣冠扫地悲穷途。
制作清高识睿才,笔花常向梦中开。
天然写出阳春调,下里巴人不敢裁。
开元贤士张文献,落落长才际盛时。
沧海明珠知价重,秋风白羽叹恩衰。
凶徒已破生前胆,鸟道何劳死后思。
功名两字古来难,又向西风抱玉还。
点额自怜龙未化,泽文犹待豹成斑。
黄芦浅水沙头雨,红树斜阳郭外山。
立马重登丞相祠,岩头高阁五云垂。
中原早识胡雏乱,大驾何劳蜀道思。
天送荆州风雨梦,世传金鉴帝王师。
白鹇飞上搆猪儿,鼙鼓渔阳衅已基。
金鉴早孤先见虑,却怜风度忆他时。
回首春风画戟枝,烧灯讨论柏梁诗。
吾生顽薄诚无状,犹及官师合一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