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超然台上雪,城郭山川两奇绝。


海风吹碎碧琉璃,时见三山白银阙。



盖公堂前雪,绿窗朱户相明灭。

罨画池边小钓矶,垂竿几度到斜晖。


青蘋叶动知鱼过,朱阁帘开看燕归。


岁晚官身空自闵,途穷世事巧相违。

小阁东头罨画池,秋来长是忆幽期。


身如巢燕临归日,心似堂僧欲动时。


病思羁怀惟付酒,西风落日更催诗。

千片芰荷,零乱帘卷,西风人倚楼小。
横竹泠泠,峭风历历,一碧远天缥缈。
非淡非浓,飐水国、村村斜照。

记花阴映烛,柳影飞梭,庭户东风。
彩笔争春艳,任香迷舞袖,醉拥歌丛。
画帘静掩芳昼,云剪玉璁珑。

南岳别来无约后,东林归住有前缘。


闲搜好句题红叶,静敛霜眉对白莲。


雁塔影分疏桧月,虎溪声合几峰泉。

铁柱东湖岸,寺高人亦闲。


往年曾每日,来此看西山。


竹径青苔合,茶轩白鸟还。

萧寺荒凉绕翠屏,高僧无复定诗盟。


雨侵深径苔花冷,风度浮云柳絮轻。


岩下古碑遗旧迹,亭前流水诉新声。

吾庐吾所爱,虽小却宜春。


草色常经雨,花香不受尘。


归期何日定,旅梦此时真。

白白朱朱手自栽,两年忆著满林开。
莫教童稚轻攀折,惜取浓阴待我来。
数顷澄湖练有光,小亭处处得疏篁。
梦中春草多佳句,一洗尘埃速寄将。
梅竹影参差,东窗日上时。
坐看群羽集,如从九苞仪。
缃素馀文彩,云霄忆别离。
苏公亦有言,公合把旌旄。
庶使湛辈名,亦与岘山高。
不见我公久,摇摇动心旌。
敢以一瓣香,为公罄精诚。
三让始循墙,一麾尝屡把。
夔门德政碑,深镵仍大写。
直道盖中朝,雄名横六合。
吾道其非邪,胡为未舟楫。
作诗必坡老,作文必欧公。
欲知鸣道心,端与二公同。
退之在元和,昌言主文字。
扬镳踵芳尘,公乎得无意。
对策婉而切,奏疏忠且纯。
风行水自波,至哉天下文。
三赋成会稽,四集始东楚。
一洗凡马空,斯文有宗主。
大雅久不作,淳风日浇漓。
挽回既狂澜,此道非公谁。
文章无正体,源浚流乃深。
能者主宰之,古来非独今。
有客经梅里,东庐兴若何。
万寻青壁远,一径绿阴多。
白日羲皇梦,沧浪孺子歌。
云光吹作水,半在湖中央。
遥看胥母树,叶脱山苍苍。
美人但高卧,不知今夜长。
坡公不可作,寥落剩荒亭。
一水绿摇槛,数峰青入庭。
古碑眼蔓草,细雨战浮萍。
别日无多许。
早怀人、今宵两地,几时重聚。
记得残冬分手日,又说春光将去。
万簇烟花绕蛎墙,百年庙貌见风霜。
仙台迥接丹城月,古树傍临玉井香。
想像立朝心磊落,从知弼主志轩昂。
枯荷残蓼满秋池,长日思归未有期。
一笛唤愁霜落后,双砧敲梦月明时。
老惟防病勤收药,贫欲谋生懒作诗。
莺花满地风日晴,伏枕尚忆东郊行。
醉里不禁狂态剧,病来转觉闲愁轻。
经旬无聊药裹苦,何日共话茶瓯清。
天汉桥西雪里村,昔年仙迹到今存。
峰头白鹤留形影,洞口梅花写梦魂。
剪碎山云飞锦字,呼来江月坠芳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