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数点寒峰拥翠岚,丛台落日见漳南。


火枯襄子残铜斗,土蚀平原旧玉簪。


宫闭沙丘空有雀,兵吞函谷已如蚕。

茅庐诸葛亲曾住。
早赚出抱膝梁父。
笑谈间汉鼎三分,不记得南阳耕雨。

人生只合梁园住。
快活煞几个白头父。
指他家五辈风流,睡足胭脂坡雨。

洛阳云树郁崔嵬,落日行人首重回。


山势忽从平野断,河声偏傍故宫哀。


《五噫》拟逐梁鸿去,六印休惊季子来。

炎精既失御,宇内为三分。


吴王霸荆越,建都长江滨。


爰资股肱力,以静淮海民。

长安晚出袅吟鞭,税驾骊山一怅然。


烽火台空人已去,莲花汤暖水犹膻。


山猿窥果来林外,野鹿衔花出苑前。

不见山头再举烽,断霞遥映夕阳红。


申亡已兆东迁祸,奚啻妖姬一笑中。

手提一剑竟成功,定鼎长安此建宫。


作则已非神禹戒,贻谋翻笑宰臣工。


凤麟殿阁成尘久,鸡犬乡村有路通。

千金何足重,爱士难为工。


骏骨何足贵,知己不易逢。


致贤自隗始,高言豁心胸。

中央不合大如砺,此地雄图百雉开。


千秋健妇何尝乏,为问公孙安在哉。


河溯裙铋犹有泪,清澺弦管巳无台。

此地不闻如巨鹿,何缘白骨似长平。


古壕三尺冤难涤,亡镞千年魄尚惊。


风雨丹枫标汉帜,兵戈旧垒筑新城。

漠漠孤烟江上横,行人说是偃王城。


当年仁义将何用,地下疮痍恨未平。


故垒几朝看鹿走,荒基无岁不牛耕。

辽家全盛日,妆楼接水开。


云构尽丰草,娥眉安在哉。


后王委土侧,岿然峙北台。

翩翩幽并客,尚杂五胡风。


沦没二千载,百年安得同。


日暮赤丸起,萧条原野空。

我来易水上,易水至今寒。


可惜田先生,不与白衣冠。


知士固不易,殉知良独难。

一过一回首,慕说黄金台。


黄金不可见,所见惟黄埃。


骏骨久不市,吾侪空复来。

官柳何蔽芾,梨枣亦成行。


时无燕召公,勿剪非甘棠。


更闻野老哭,悲风生夕凉。

水绿三湘下九疑,海隅风动帝巡时。


五弦惟托南薰奏,二女何孤北渚思。


轩后衣冠同委蜕,楚臣椒桂独陈词。

韩公谪宦叹崎岖,我亦曾游恨有馀。


催老只缘千嶂雪,罢朝非为一封书。


晚年好佛心方切,中路逢仙事也虚。

广郡延袤古桂阳,郡人不省是维桑。


换盐忽漫逢宾客,食藕因思制楚裳。


天下几州真刺史,我来一度旧刘郎。

分茅岭下寻铜柱,薄海人思汉伏波。


列阵不难招象马,为梁真欲架鼋鼍。


山川据险将无敌,金石铭功在不磨。

辛壬癸甲出关回,行路虽难歌莫哀。


敝舍亦劳千里望,中原只透一门开。


伤心逆旅通行李,屈指将军有姓梅。

忆昔光天共帝臣,翠华西狩复南巡。


百蛮奔走千秋事,五岭蹉跎万死身。


兵甲渐加成战地,乡关才出尚比邻。

邺城斜日散陂陀,铜雀荒凉蔓草多。


薤露一为称汉世,墓田空自对漳河。


中原孤寡窥符玺,甲帐婵娟泣绮罗。

卢城伤飒沓,郁水引游衍。


虽非千里驾,发棹自成远。


郊原互盘纡,洲渚迭溶演。

帝师怀宝剑,此地遇高皇。


绿草封侯土,华芝辟谷方。


算成秦楚灭,谋罢鬼神藏。

王气销沉井邑钟,翠华曾此集扶筇。


江流已失彭城马,剑去尤号芒砀龙。


击筑有歌残碣卧,离宫无主野蒿封。

此子徒能读父书,兵降始信蔺相如。


却令后代承家者,每到长平戒覆车。

千里泠泠冰雪。
送过几多英杰。
送到如今,英雄巳尽,怒浪都空设。

蓟门旁,风雪暮,掠乌鸢。
莽平皋、衰柳凝烟。
千金市骏,乌骓紫燕铁连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