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将军逐马关中来,神威掠地风云摧。


鸿门舞剑成敌国,彭城衣锦空登台。


驰下汉军何披靡,垓下楚歌相应起。

昭王有志兴宗社,厚币卑辞礼贤者。


郭君一语捐千金,国士争趋骈驷马。


燕台计议皆英豪,齐人蹴踏犹儿曹。

楚王昔日游台上,前望巫峰近相向。


青枫锦石丛古祠,暮雨朝云依叠嶂。


蔓花古木多春寒,翠帏仙佩非人间。

楚台云栋连天宇,伯气凭陵横九土。


方会诸侯求鼎时,天下无周而有楚。


一朝吴蔡兵合谋,孤舟江路谁从游。

阖闾城畔姑苏台,百花洲上千花开。


笙歌半空晓未绝,一声落月啼乌来。


蛾眉颦翠愁如簇,空捧春娇在心曲。

建炎新焰起江东,冤血青城尚几重。


闽越两王还有后,天教太祖继高宗。

金人不敢驻幽燕,刘豫犹令帝八年。


若守汴梁和且战,关河一半尚能全。

却许邦昌为纪信,浑将秦桧作程婴。


甘心江左成东晋,长使英雄气不平。

少康一旅便南奔,畀付英雄国可存。


宗泽云亡李纲罢,衣冠不复到中原。

复国诛雠事岂难,背城借一据河山。


汴梁更不回头望,直送汪黄到浙间。

人间未省有金国,地底唯知幸铁楼。


忽见城头鹧鸪舞,卖花声断不胜愁。

蔡京奸计假荆公,绍述虽同事岂同。


不向岭南消祸本,更从海上立奇功。

国是当时总是非,强将商鞅作皋夔。


莫言天变浑无畏,不见雷轰党籍碑。

户口十馀万,承平亦富哉。


人烟今寂寞,洪势自喧豗。


可有名驹子,空馀戏马台。

霸业重瞳子,雄才大耳儿。


河山犹表里,今古几兴衰。


彭祖终遗墓,苏公仅有碑。

揖让思虞仲,弦歌忆子游。


学文须到鲁,议礼必宗周。


俎豆今如此,干戈苦未休。

戏马台前拥旆旌,三齐才破到彭城。


项王帐底犹虞舞,汉祖军中尽楚声。


百二山河功自弃,八千弟子势都倾。

钱塘潮上海门深,千古灵胥恨未平。


北斗文星长黯黯,内园官树尚阴阴。


承华殿冷西人语,太乙坛空上帝临。

客来慎勿说姑苏,吊古令人百感俱。


已讶当年尝越胆,更堪此日听《吴趋》。


荒台鹿下江声咽,古木乌啼月影孤。

花石冈前麋鹿过,中原秋色动关河。


欲询故国伤心事,忍听前朝皓齿歌。


蔓草有风嘶石马,荆榛无月泣铜驼。

古,今。
感事,伤心。
惊得丧,叹浮沉。

驱马击长剑,行役至萧关。


悠悠五原上,永眺关河前。


北虏三十万,此中常控弦。

潇湘连汨罗,复对九嶷河。


浪势屈原冢,竹声渔父歌。


地荒征骑少,天暖浴禽多。

春风匹马经行地,落日黄金亦故台。


敢谓燕昭无伯略,谁怜易水见雄才。


青云不动龙山合,绿树无声雁影回。

西望夷陵有故乡,昔年曾此论皇图。


楚山花落愁黄蝶,梁苑宫残锁绿芜。


古洞云归眠石獣,荒碑火入化珠襦。

海上楼船战血红,何能一旅补天工。


尘沙满地风波恶,衰草残烟断晚鸿。

沧海龙归彻九冥,堂堂正气满沧溟。


皇图帝业俱消索,只有丹心照汗青。

宋室逢厓王气终,鼋鳖窟作帝王宫。


江山故苑今何在,百二雄图夕照中。

翠华归去紫龙宫,北骑长驱朔漠风。


万古冤魂遗恨在,空馀鲛泪洒英雄。

白昼冥冥烟雨霏,江山人事两全非。


悲风落日寒潮急,独有云涛护宝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