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出山今几时,忽忽岁再秋。


江湖岂不永,我兴终悠悠。


况复逢旱魃,农亩无馀收。

暄风变春馀,卉木日葱茜。


林间一雨来,满庭寒草遍。


寂寞谢朋俦,晤语怀隽彦。

读书春日晏,雨至满郊园。


一洒幽丛竹,蔼蔼清阴繁。


斋居无还往,镇日空掩门。

扁舟到溪上,移杖即行吟。


问麦雨多少,探梅春浅深。


古屏今日景,修竹旧时阴。

有客南浮去,平生与我同。


炎州结遥思,芳杜采应空。


秦雁归侵月,湘猿戏袅枫。

疏散元非用世才,日高林户尚慵开。


为怜湖上青山好,行到冬青树底来。

万木萧森夜有霜,登高怀古客心伤。


斜阳澹作黄昏色,残月遥分大白光。


卧病梦持明主节,起居缄费远人珰。

茫茫远道九秋思,渺渺凉波万顷陂。


八月灵槎虚汉使,三闾奇服怨湘妃。


醉倾沧海麻姑酒,劫入商山橘叟棋。

丞君丞君天一所,十日不共床头语。
粤从天纪涣散来,大半英雄化儿女。


举世张颐啖粪壤,君独吐之不肯茹。

雪后登楼兴未赊,仙人香案挂寒霞。


帝京初晓浑如玉,宫树先春已着花。


人意喜时消作水,马蹄行处踏为沙。

黄蜡青沙未破封,已知双井社前烘。


一丘风味极不浅,万顷烟波兴不穷。


东晋书斋颓压后,西湖山色有无中。

忆共故人携手地,幔亭绝顶赋游仙。
鹏飞起处三千里,鹤到归时十五年。
澄潭月上金鸡响,古洞泉流玉幅悬。
万里温陵道,含情忆旧游。
梦迷明月夜,人老白蘋秋。
海阔休看雁,山深自倚楼。
长贫家累少,有道世缘轻。
山许高人占,田归别主耕。
老惟安落魄,隐不爱虚名。
各送皆先别,君留更一宵。
江头两分手,相对各魂销。
南望驿楼远,北看帆影遥。
积翠西南天柱峰,中天仿佛玉芙蓉。
时清有客歌鸣凤,地僻无人见卧龙。
白璧明珠淹下国,丹崖绿壑寄高踪。
落日五城道,怀人思不禁。
村酤浇恨短,邻笛寄愁深。
好古韩公辨,忧时贾傅心。
月浮荷影了无尘,积暑初降雨气新。
尽日荡舟忘士女,一波摇岸作澜沦。
众中得乐成黄蘖,湖上思君骋白蘋。
夜宿吴田铺,深林暂解鞍。
群公皆好客,野老喜迎官。
倦鸟溪边树,流萤竹外栏。
留不得。
满目凄凉行色。
黑水白山何处极。
曾记西园夜雨。
曲曲心期闲絮。
匹马走黄河。
去棹轻阴转,前城晚色将。
燕云双目极,粤水一愁长。
影带青帘雨,衣禁紫蕨霜。
孤亭水云深,人境自幽绝。
七弦罢鸣弹,桐阴初上月。
偶酌尊中醪,高卧望云阙。
高高者晴天,飞飞者明月。
一年十二度,玉丸望空发。
散景入花丛,花开有时歇。
迟我争名五六年,翩然后翮互高骞。
直空黉序无馀子,要咏霓裳驾众仙。
廿载文章憎命达,一堂教授启薪传。
今时求此道,笃志孰如君。
经训多成诵,疑难喜细论。
利交甘若醴,世态薄于云。
小斋开卷罢,尚友忆黄君。
语孟能精熟,图书正讨论。
梅黄风送雨,江涨野连云。
月照疏林惊鹊飞,羁人此夜共无依。
青门旅寓身空老,白首头陀力渐微。
屡向曲池陪逸少,几回戎幕接玄晖。
文虹销积水,望远伤归心。
之子怅何许,青山多夕阴。
骝嘶芳草路,莺绕落花林。
十日高眠昼起迟,缓寻方药得中医。
不才岂是官无事,多病惟应志未衰。
门巷雪深妨过马,江湖岁晚益多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