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烛从风到奈何,二年衾枕逐流波。


虽知不得公然泪,时泣阑干恨更多。

苔湿春芜,蛛萦绣幕,悄无人影。
玉钗断后,曲曲画阑谁凭。
怕红丝、系来双燕,呢喃还向珠帘等。

新秋天气,正河鼓星高,牵牛花媚。
禾黍西风,驴背一鞭遥指。
有人巢青阁上,倚危栏、望穷烟水。

皎皎机中绢,拂拭明如雪。


裁为双中衣,罗带纷绾结。


亲持向我前,与我言结发。

鸣鸡报早朝,出户履长霜。


仰视东方星,三五不成行。


念子当此时,灯前理衣裳。

冬夜一何长,展转难及晨。


念彼重泉下,杳杳隔千春。


中闺月皎皎,纨素委流尘。

芙蓉望秋零,幽兰歇芳早。


不作双头花,翻为断肠草。


戚戚怀所思,悠悠感衷抱。

捐弃不待年,幽魂渺仙峤。


庭下孤鸣鸾,悬镜耻自照。


帐冷凝素尘,窗虚耿熠耀。

玉魄无消息,星辰隔紫泉。


舞鸾沉宝镜,飞凤落金钿。


不待中郎贵,空传上妇贤。

陌上莺啼细草薰,鱼鳞风皱水成纹。


江南红豆相思苦,岁岁花开一忆君。

娟娟缺月梧桐影。
云度银潢静。
夜深檐隙下微凉。

剪水裁云聚作花,直教颜色冠芳华。


一双仙子玉条脱,三尺天家香辟邪。


南国好音将过雁,西窗残梦已啼鸦。

仿佛维摩示疾身,药炉经卷日横陈。


即看饮食皆多事,渐苦形骸亦累人。


梦岂能真休骂鬼,骨如此瘦欲通神。

两度穿针赋悼亡,新诗读罢重彷徨。


楼空祇叹蛛交网,河断难教鹊作梁。


泪化去年衣上血,愁添今夕鬓中霜。

士师每失官,未始有忧愠。


园吏既丧妇,何尝复嗟愤。


二子道义胜,一与天理顺。

归到西湖,未应误、豆荚樱珠时节。
无那孤瑟弦空,春声带愁咽。
兰棹涴、残鹃泪点,怕啼湿、故裙尘箧。

落花急似三更漏。
弱质盈盈才十九。
杜鹃哭杀少年坟,小字彤碑碧血绣。

柔肠最怕伤心赋。
听说埋香泪便堕。
红颜惯是误青春,断送桃花一夜雨。

须信人生足别离,别离不待白头时。


因怜曩日在缧绁,岂惮今朝炊扊扅。


中道柰何奔月去,此情惟有落花知。

晦晦明明此日天,生生死死孰相怜。


馀身久作青编汗,诸髑谁分白打钱。


绝壤魂迷风雨外,故丘目断水云边。

死别生羁倍黯然,桂江榕浦共朝烟。


松楸在目三千里,戈戟藏身十四年。


故国方诛驼马料,荒茔孰挂鬼神钱。

长有春山守恨眉,泉幽涧冷若相期。


一抔香散新残粉,百丈愁牵不断丝。


须信魂迷江北水,可堪泪染岭南枝。

娇魂已去落馀香,一度愁吟一断肠。


春去绿云愁远黛,秋来芳草怨斜阳。


只怜裙断难留燕,长恨箫吹莫引凰。

夤缘偶作于飞侣,梦寐相随到数州。


泥上迹留鸿已去,舟中刻在剑难求。

偕老相期未及期,回头人事已成非。


逢春尚拟风光转,过眼忽惊花片飞。

不见音容忽三月,无从涕泗已千行。


家山准拟欲归隐,堪叹相随无孟光。

燕寝焚香老病身,细君相对坐如宾。


而今一榻维摩室,唯与无言法喜亲。

相勉惟清白,囊如四壁空。


难忘将绝语,劝我莫言穷。

伤哉无复见,老矣不成偕。


牢落凝香地,同谁话此怀。

晚霞红。
看山迷暮霭,烟暗孤松。
动翩翩风袂,轻若惊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