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泛舟过梁溪,芙蓉水初冷。
折芳渡瑶涧,访竹缘修畛。
飘然陟崇冈,远目时一骋。
漪澜堂上坐,襟抱一时开。
云自山腰起,泉从石罅来。
金莲何代种,翠竹近年栽。
今夕是何夕,明月在他乡。
故人颇足清兴,鼓棹溯流光。
水外一重烟树,烟旬一痕山翠,山外数星凉。
寒泉九曲梦未到,瑞草一束丛生岩。
气苍味厚色转朴,雪烦驱滞心为忺。
庙山萝芥苦柔媚,配此风格方相兼。
自是神仙客,梅花亦让青。
绿垂云叶重,黄映雪花轻。
袜小凌波稳,杯斜带露倾。
白鹤来何方,草堂多深樾。
清唳时一闻,林峦自杳绝。
水槛开素书,坐看暮云灭。
春风吹山麓,回塘集游人。
山容自终古,物情时与新。
草木何华滋,水石亦粼粼。
出郭见山色,日夕一青苍。
清泉来玉洞,更上漪澜堂。
绠汲无寒暑,冠盖纷游翔。
偶持矞云小苍璧,相约试泉不用书。
山骨清裂暗脉动,乳水决窦生露珠。
我心久枯舌不腴,活火乍发蟹眼如。
鹊华隔断梦层层,感到西江已不胜。
他日更应成忆语,雨中瀹茗剥湖菱。
纯皇石墨尚如新,花竹行宫邈燹尘。
游豫信阗民物事,六飞正要数南巡。
却趁飞车啜惠泉,十龄童子已华颠。
当门老树疑相识,同阅沧桑五十年。
素影飘溪,暗琼浮笠,珊杖海月初挂。
薄絮愁香,冰霞凝翠,瘦蝶怯寒欲化。
凤箫韵远,叹珠阁、零红将谢。
径入松关古,秋云带树烟。
只疑山有雨,恰是涧流泉。
骚客诗留壁,游人岸系船。
甘河当日逢仙□,七朵莲花变金色。
洪厓得道隐山东,夜夜神光丹室白。
惠山苍翠。
远与毗陵媲。
彼处锡泉标第二。
佳树阴森欲碍空,画成夜落灯花红。
绝怜带经自锄者,未忍竟别天垂翁。
汾河春云散高柳,湘水微茫绿于酒。
梁溪停短棹,带月步西关。
路尽忽逢寺,松多不见山。
岩腰云殿古,洞口石泉闲。
不接芳晨游,独此长洲苑。
风颜一成阻,翰墨劳空返。
悠悠汀渚长,杳杳蘋花晚。
景物搜求歇,山云放纵飞。
树寒烟鹤去,池静水龙归。
暗榻尘飘满,阴檐月到稀。
高怀逢异境,佳句想吟频。
月冷松溪夜,烟浓草寺春。
浮云将世远,清听与名新。
五天何处望,心念起皆知。
化塔留今日,泉鸣自昔时。
古苔生石静,秋草满山悲。
十摺还将一幅裁,卷舒妙理转堪猜。
轻罗小制偏疏散,天马山前归去来。
疏屋高檐两角垂,山中新制倩谁为。
莫言软熟无刚操,试著龙山到耐吹。
青镜尘蒙久未磨,为渠索照口先呵。
自怜憔悴孤臣影,两鬓秋来白较多。
天寒华表鹤归迟,隔世令人起远思。
偶见漪澜堂上画,犹看《悟澹》卷中诗。
锡谷名泉夸第二,江水由来胜山水。
中泠天畔隔苍烟,九龙眼中荖可喜。
我梦临此鉴眉须,裹茗烹煎携绿珠。
看山不觉暝,月出禅林幽。
夜静见空色,身闲忘去留。
疏钟隔云度,残叶映泉流。
华陂春水绿漪漪,二月西山雪后时。
旧宅重寻孝子传,新年又赴故人期。
鹤鸣竹日当窗澹,僧定茶烟出阁迟。
山水洵有缘,兹行爱风便。
帆峭五两轻,百里如劈箭。
爰访惠山泉,先游惠山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