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九峰天半落,一棹夕阳过。
客为游山盛,船因载水多。
溪边高士宅,月下榜人歌。
塔影入孤城,帆回落照明。
客同归鸟倦,山似故人迎。
野市桥边酒,春烟陇上耕。
山因临水秀,水更在山清。
病叶疏林木,寒霜冷石坪。
废园馀晚菊,荒径杂芳蘅。
斜月入篷窗,梦回暗泉响。
深谈不成眠,遥夜得幽赏。
渔歌何处来,隐隐闻荡桨。
阡陌桃源似后身,误将花片示秦人。
情招好树枝空引,心恻寒泉汲太频。
歌舞旧堂留燕子,溪山老眼送遗民。
古华山寺高崔巍,旧有双松倚石埼。
灵根入地一千丈,老干插天数十围。
龙髯落落耐霜久,乔枝高处碍北斗。
为爱团栾景,重来翠壁间。
有心常对月,无意复看山。
亭浸寒光阔,泉流素影间。
此夜清辉好,来寻第二泉。
影分扬子月,光近太湖天。
古砌涵秋色,空亭带晚烟。
双阙暮云间,登临意自闲。
孤舟晋陵水,落日太湖山。
泉响磬声答,天空飞鸟还。
九曲亭边水,游鳞荇藻齐。
品题传陆羽,呜咽出梁溪。
钟梵云中合,神仙洞府迷。
扪萝陟东堂,空庭布修樾。
山外午炊熟,岩际钟声绝。
飒然风雨来,云水互明灭。
言入惠山寺,不见寺中人。
石径松鳞古,玉甃泉流新。
清瘦森毛骨,水石相磨磷。
维楫无锡城,弥望烟云苍。
遥指惠山界,郁郁复堂堂。
故人具樽酒,扁舟如凫翔。
路转弓河三里赊,好风犹趁半帆斜。
莺声满店二泉酒,春雨维舟一树花。
白发来游嗟已晚,青山如画欲移家。
云冷银蟾遁,香寒宝篆迟。
轻雷新破梦,好雨故知时。
池荇阴抽带,山茶暗展旗。
惠山山半有飞泉,甃石环亭泛酒船。
只任源流自亭下,不缘机智得方圆。
夷犹小棹翻宾榻,零乱浮华出洞天。
春到梵王家,千林已着花。
小桃无限思,竹外一枝斜。
山翁自合老林扃,小有天中尽杳冥。
两面楼台驱作势,半崖松石倚为屏。
云归洞口纷纷见,泉入池心细细听。
雨过山前翠欲飞,水云高下正含晖。
鱼跳细浪千花碎,蝉倚清阴一嘒微。
沉李浮瓜吟齿尽,清风明月满船归。
九龙山高茂松竹,冉冉岚光真泼绿。
重冈复岭势峥嵘,五里垂杨排岸曲。
云生洞口若拖缣,泉落田间如喷玉。
子猷喜种竹,太白喜乘月。
俯仰云泥间,胜事俱清绝。
况乃吾庐幽,风烟浩一丘。
烟曳平川上,云屯翠岭头。
雨淫成大浸,堤溃失安流。
地入三吴窄,山馀九陇浮。
九山朝暮云,摇落少游坟。
野蔓碑全没,晴庵磬亦闻。
洞偏泉路细,松折鹤巢分。
余爱兹山昔屡游,回环气象冷清幽。
茂林滃郁叠苍翠,宴坐潇洒风飕飗。
密甃积藓迸泉眼,飞翚比翼参云头。
世治山藏锡,山灵地溢泉。
石饴寒不减,水液暑常蠲。
荐茗能全味,援琴欲绝弦。
妄虑散毛发,真源生齿牙。
我闻甘露饭,即是惠山茶。
欲驻岁月晚,重游道路遐。
锡谷名泉夸第二,江水由来胜山水。
中泠天畔隔苍烟,九龙眼中荖可喜。
我梦临此鉴眉须,裹茗烹煎携绿珠。
灵脉发山根,涓涓才一滴。
宝剑护深源,苍珉环甃壁。
鉴影须眉分,当暑挹寒冽。
三年爱山来几回,携筇蹑履真悠哉。
片石可枕云可偎,愆期不到萦吾怀。
中藉高僧还有才,能与佳胜为良媒。
陆羽泉边倚瘦筇,参差台殿映疏松。
五天讲去春骑虎,一钵擎来昼伏龙。
像阁磬敲清有韵,苏庭云过静无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