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韶月知为春,百卉欣及时。


精英取不息,掠美悦其姿。


元化遗糟粕,忻合无迟疑。

湛湛北辰表,沆瀣充寒门。


安知光影微,不有众星繁。


言穷至弥寡,心绝理已谖。

兰蕙摇晨风,菲菲不可息。


绿叶垂紫茎,亦自有殊色。


我欲贡瑶台,果值凌风翼。

苔岑自有臭,松竹自有林。


虽异同堂语,应留隔代心。


荷风朝未歇,桂露夕已深。

风度曲江流,文心潮海见。


千里共东粤,犹自称乡县。


步公白玉堂,岂为清华羡。

鹏飞几万里,鹪巢但一枝。


赋形分小大,谅非物所为。


至人超象迹,鞭心独在斯。

黄山飞晚翠,玉水动秋清。


共传终古意,远出四时情。


始知流峙物,长含元化精。

人言秋气悲,我爱秋光洁。


每当玉露时,复睹黄花节。


清影在东篱,高人心自悦。

大鹏飞九万,鹪鹩巢一枝。


所以古名世,发愤视其为。


矧兹壮行日,云何不信斯。

立贤贵无方,以方贤不得。


谁识岭南英,皇图赖羽翼。


风度唐独推,文学今无色。

美人宅遐方,未繇承恩顾。


常忧颜色衰,时将萱草树。


自沐君王宠,翻深入宫惧。

风云不可定,日月乃如流。


我无烟霜质,亦非波没俦。


但识浮生理,何须不死求。

俨若先贤对,悠然江夜清。


故因流水意,忽动高山情。


乡国垂光气,史籍熠玄精。

幸到六旬初度日,众中吾亦白头人。

滥随鹓序升朝久,谩对椒花献寿新。

樗干岂堪为巨室,草心长许奉阳春。

一种貌如仙,人情要自偏。


罗敷有底好,最得使君怜。

太息人间世。
忆同乡、前朝司马,上公门第。
十万貔貅屯紫塞,一剑横空节制。

雪意寒侵烛,窗光欲照人。


翻书存古雅,自诵每伤神。


事业材宜隽,经纶道用屯。

相逢俱未易,乞食对何人。


绝意忘牛马,中宵近鬼神。


事销吾道泰,世乱客途屯。

久曾吾丧我,羁旅幸依人。


饮酒何妨畅,论交可入神。


闭门风雪急,阅世水云屯。

流云本无阴,日昏气随变。


桂蠹非一朝,桃虫生隐患。


但见一叶秋,已知三阴晏。

神龙无尺木,反为螾蚁陵。


芳兰生匝墙,亦随萧艾零。


小人甘龊龊,安知楹与莛。

峡中亦有日,海外亦有槎。


我生独崩迫,沈忧浩无涯。


出门愁满道,入室愁满家。

熊貙不相啖,枭獍不自戕。
人则甚于斯,生理安得长。


儒教发大冢,《阴符》蓄不祥。

易填东海波,难铲太行险。


太行方寸起,一步乃九坂。


锋矢日相寻,毒流及玄冕。

败叶鸣空阶,号虫吊秋影。


默默谁与娱,忧忧互相引。


达人感无生,志士抱遥省。

朱明未云满,龙火已西移。


日车无续景,壮士安能持。


一叶堕庭柯,寒风栗我肌。

赤日荡灵魂,秋水澄心胸。


览观良已久,何用谋去从。


蚍蜉享朝景,自谓百年躬。

吾生本天植,廓然栖灵根。


神明坐摇荡,遂与狂流奔。


风波得深警,万感寒心魂。

乍着微绵强自胜,阴晴向晚未分明。


南回寒雁掩孤月,西去骄风黯九城。


驹隙留身争一瞬,蛮声吹梦欲三更。

帝祚隆三叶,仁风被九垠。


泥金封禅后,汗简典坟新。


祖训敷皇极,奎星耀紫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