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亲采匡庐瀑布西,层崖悬壁更安梯。


携行三十年吟伴,未有诗人□□□。

何处云根采得来,黑龙狂欲作风雷。


知师念我形骸老,教把经行拄绿苔。

仙掌峰前得,何当此见遗。


百年衰朽骨,六尺岁寒姿。


雪外兼松凭,泉边待月欹。

年既迈而弗衰兮,壮力由伊。
予亦因高下以相谐兮,岂旦暮之能离。


著地兮荆披,撑空兮云随。

我凭汝力,汝得我立。
汝我兮同心,不可转兮匪石。


绝夷险以进止兮,遵先贤之遗轶。

铁杖君家收几年,更原古意赋成篇。
寄来岂为资扶策,应见予心老益坚。
应念衰翁老且疲,年来跬步要扶持。
铁为拄杖劳相寄,全胜花前只杖藜。
淇竹遗君五尺强,莹然员泽更贞良。
古藜曾记来天禄,灵寿无夸出建章。
叩胫独昭千古训,挂钱何用一生狂。
我已衰慵合杖时,年高子杖复何疑。
向平山水应难续,彭泽郊畴尚可追。
采药远村连近坞,寻诗西崦复东篱。
三尺青蛇冷剑铓,百跗委蜕像生黄。
分来上界金神节,竖起平生铁脊梁。
千步已穿萝径月,一棱犹带柏台霜。
采诗先生笔如铁,铁作拄杖如持节。
楚江东西往复还,老兴相追几年月。
击之不折镕不流,化为何物今何州。
七尺潜虬出海污,久同病士御三车。
旃檀雕断终非相,薝卜芬芳漫散花。
绝是离非参妙用,穿云涉水伴生涯。
藤枝既老解纵横,禅老因何解道情。
识取个中无把捉,眼前瓦砾是瑶琼。
闽王铁杖如楖栗,得自荒虚鬼神域。
鞭笞蜑蛮今几年,雾翳云蒸老蛟黑。
腹中有篁如细泉,牙节宛转声铿然。
海南草树四时绿,至刚独有槟榔木。
刻作仙人九节杖,昆吾之刀削玄玉。
吴人沈傅师,腹撑书与诗。
非竹非藤性最刚,铁君风骨凛秋霜。
清坚阅世千年久,正直持身九节长。
宜向山林扶矍铄,难随车马入康庄。
久矣相随若弟昆,周全险阻可须论。
断桥测水露半影,野路擉泥留乱痕。
痴坐自怜今日懒,颠持敢忘昔年恩。
斫取江南万玉柯,春风入手惯摩挲。
较清邛竹能香否,斗品鸠藤奈俗何。
声破梦寒霜满户,影随诗瘦月横坡。
峭壁猿啼采处深,一枝奇异出孤岑。
感师千里寄来意,发我片云归去心。
窗外冷敲檐冻折,溪边闲点戏鱼沉。
十日冰澌绕旧矶,渐看红碧隐柴扉。
闲催稚子成鸡栅,亦学神农著马衣。
前种夭桃怜寸长,初移邻竹试新围。
倚云生处绝尘埃,见说嵩高客寄来。
扶醉未闻和屐到,伴吟曾是探山回。
寻僧过竹青敲月,看鹤沿池冷卓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