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一家满载扁舟里,两桨春风去似飞。
渐识路人乡树出,世间乐事莫如归。
平生性僻耽山水,不愿加封万户侯。
但得双鱼长到眼,未须万壑更争流。
只今奇绝齐三洞,自昔流传遍九州。
莫为看山只凭栏,远怀犹恨两山间。
坐深却得无穷趣,祇看平川一半山。
雨馀大溪触山流,气势直欲凌沙洲。
浮梁中分断螮蝀,流沫东去行蛟虬。
人家嘈嘈避新涨,云稼苒苒添平畴。
洪郎不来鱼雁稀,君今岁暮告我归。
故人青灯山水屋,游子白苎风霜衣。
时俗俯仰妨道性,圣哲出处存天机。
括苍文学古冈贤,匹马乘秋快著鞭。
海岭风烟冲雁去,锦山桃李候春妍。
斋分义事苏湖教,道究渊源敬一篇。
狂飕忽卷浪如山,才过东光又逆还。
用力不知舟载重,计程惟觉路行难。
越槎轻泛天河近,郢曲遥闻下里悭。
丹符拜领过长沙,老觉萧萧两鬓华。
圣主恩深频得禄,慈亲讣远急还家。
仙游怅望云天鹤,反哺愁听月树鸦。
君来古括州,吴楚一节游。
衣染匡庐碧,诗清雁荡秋。
山行寻隐逸,野坐傲公侯。
中兴尚有名臣子,江表能馀正始音。
拟赞经纶须老手,更分符竹此何心。
麒麟阁上风云旧,烟雨楼前山水深。
武夷山下棹归舠,九曲萦纡涨碧桃。
两字功名如草芥,十年身世付蓬蒿。
广陵古调知音少,柯洞残棋不著高。
主礼殷勤醉玉杯,暮云山顶压楼台。
浑如元相夸州宅,鼓角声从地底回。
西北天马驹,堕地志千里。
暴生执鞭辔,邂逅渥洼水。
东来荐郊庙,声名蔼千祀。
城关美少年,三五事游冶。
明珰烛绮疏,宝香笼舞榭。
一朝黄金尽,帷盖羞狗马。
怒风驾海潮,钱塘天下壮。
岷山浚源委,东下极奔放。
中横吴淞江,烟波渺四望。
尽日行方半,诸山直下看。
白云随步起,危径极天盘。
瀑顶桥形小,溪边店影寒。
冬霁寒轻树未凋,丹枫江岸似花饶。
半帆布影悬初月,几处渔灯点落潮。
慢世不将辞赋卖,端居何用简书招。
云气昼冥冥,山深虎豹扃。
岚光疑晓雾,猎火乱寒星。
地自飞泉白,天由密树青。
吹来细软晚风柔,到处秋光招我游。
江上青峰湖上月,替侬扫尽别离愁。
微风吹雨湿栏干,薄雾笼晴带浅寒。
一树红梅墙外发,谁家美丽倩人看。
落日泉声咽梵宫,依檐山色翠摩空。
刘晨去后门长启,时见桃花满地红。
世上风花暂斗妍,转头谁作一钱看。
此君抱节真如玉,有客同心臭似兰。
密叶自怜秋日薄,孙枝已挟晓霜寒。
先生铁面石为肝,不著繁华眼底看。
近学仙翁夸种玉,未多楚客解纫兰。
穿窗月影蛟蛇乱,掠枕秋声风雨寒。
冬霁寒轻树未凋,丹枫江岸似花饶。
半帆布影悬初月,几处渔灯点落潮。
慢世不将辞赋卖,端居何用简书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