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凄凉一叶孤舟,客怀已自伤萧瑟。
封姨作势,飞扬跋扈,欺人寥寂。
惯起潮头,暗牵篷脚,偷来帘隙。

耳聋便稳睡,眼暗总迷云。
树湿直如沃,花香不待焚。
燕归知旧主,蜂坌有新君。
饭牛戴笠牧童昏,安得斜阳过别村。
户外涎蜗行半壁,床头渴鼠侧空樽。
花残莺老浑如梦,水到渠成不见痕。
生怕花飞减却春,半旬苦雨恼幽人。
山房挂壁有双屐,村径冲泥无只轮。
但见渌波侵碧草,不须皂荚去黄尘。
数日雷中雨,凝寒懒举头。
出游闲豹舄,危坐索狐裘。
怕冷杯常执,扶衰药屡投。
交态非今薄,人情自古难。
敝裘甘我老,雄剑请君弹。
魂逐云峰断,心依酒海宽。
中年一病一回觉,老大康宁知更难。
只今四十已华发,未到七旬应碧山。
故疆风土望莫及,前辈典刑追不还。
穷通否泰,古今来、时数大都比比。
况复沧桑经浩劫,作达放颠而已。
梦内寻春,酒中延昼,醉向床头倚。
流光过眼已侵寻,富贵何须满坞金。
人世自生今日事,朋交不改向时心。
管宁老去常乌帽,元亮归来只素琴。
白首尚为客,飘飘天一涯。
耳鸣通夜雨,眼暗隔年花。
畏酒从今断,题诗浪自夸。
劳生衰病渐侵寻,说剑当歌已不禁。
藏谷本来无得丧,溷茵随处有升沉。
三分自定孙刘计,九辩谁知屈宋心。
徘徊云路暂相望,山水兼思擅老庄。
南渡朝廷皆草创,朔方节度太披猖。
屠龙试手原无策,吠犬抡才别有方。
刻意伤春许自工,懒将兵策画山东。
甘陵有部分南北,李蔡为人在下中。
盖世功名成画虎,馀生遇合应非熊。
华屋山邱理亦均,一官京洛负缁尘。
飞扬跋扈真无赖,感慨悲歌觉有神。
全仗酒杯排俗物,暂拈诗笔写天真。
不缘赤舌解烧城,挹斗扬箕愧盛名。
殷浩书空如梦寐,顾荣坐笑是平生。
卷舒入世心仍苦,描画供人气渐平。
芰佩荷衣称意裁,思寻禹穴访蓬莱。
圣明已拟除文网,流俗相推作党魁。
众论纷纷殊未定,诸公衮衮故非才。
牧羊圈豕尽登场,已分沈冥似蜀庄。
吾道不须论毁誉,世情终欲辨温凉。
鹄玄未必输乌白,凫短何妨续鹤长。
论交结客到屠沽,自觉摧藏气类孤。
世难不全关运会,人才先要论规模。
虚名往往添蛇足,正议时时捋虎须。
熙朝恩泽及枯禅,仪仗归来见往年。
刺刺老僧谈不倦,史家遗事要谁传。
良乡宏恩寺住僧三觉,圣祖召见大内,用仪仗送归,相传为明崇祯帝第三子。
茁地残山根干黑,黏天远海色光肥。
长风十日无休息,不遣鶢鶋自在飞。
心解天韬巨浪边,苏兰樵桂对茶烟。
会寻鱼鸟逍遥理,先探阴晴捭阖篇。
天留我作中原客,方便毋劳乞孟婆。
岛屿浮空天地青,舟人束手坐邮亭。
风威豫识逡巡月,潮信真随长短星。
英雄末路叹蹉跎,何况儒寒拍手歌。
蛙井眼中天自大,鼠河腹里水无多。
发须渐觉丝相似,肝胆谁将剑与磨。
疏狂犹说少年游,碌碌今将四十秋。
客里光阴偏耐久,囊中诗句惯多愁。
饱看世态成苍狗,拚把闲情伴白鸥。
丧乱佳辰不易攀。
四逢寒食尽投闲。
踏青无处想家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