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文字尘埃我自知,向来诸老误相期。

挥毫当得江山助,不到潇湘岂有诗。

俯瞰层云罅。
傍江干、鱼龙阵列,万头排鲊。
炫转镫光交织处,绝似霓奔虹射。

朝回宝勒照金狨,彩服熙熙笑语中。


隔坐屏风未为贵,衮衣真是黑头公。

岁躔回次拱台星,麟阁仪刑首万英。


钟阜堂堂分秀润,淮波衮衮湛清明。


铺张治具调元化,整顿皇纲抚有生。

钜德元功凤应韶,屏风隔坐翊昌朝。


星辰循轨三阶正,钟鼓重新一气调。


活国工夫归断断,鍊形真一已飘飘。

上公翊戴肃朝绅,衮绣趋庭下帝宸。


一德格天瞻相业,密云不雨协郊禋。


初筵宠锡清都奏,和气融随明日春。

文经武纬致尊荣,功德崇高不可名。


草檄预闻全国势,按图行见复都城。


衮衣三总郊丘礼,黛耜初亲帝藉耕。

汛扫门前积有年,从来顶踵尽陶甄。


应怜岁岁称觞客,又倚崇墉献十篇。

从容国论对枫宸,今古无双第一人。


永佐无为明大道,怡然高寿鄙庄椿。

隆冬造化浃根荄,三白书功冻渐开。


岁事穰穰如祉福,亦随春色九天来。

近臣宣劝上恩隆,金石声和出禁中。


礼貌元功宜异数,一门和气蔼春风。

中兴光启自元钧,比德褒功礼意新。


是赞是图超古习,仪刑一代冠麒麟。

凛然汉相万人英,勋德绥怀海宇清。


闻道茅峰献新植,松芽看到茯苓生。

郊祀三年大礼崇,上公翊赞极寅恭。


清坛九奏应昭格,今岁人神识景钟。

帝师位重侯王上,身任安危社稷臣。


一国真封知简在,要教长似锦城春。

寥廓无尘腊雪晴,距正五日凤凰鸣。


已膺一德明良会,更祝千龄辅太平。

文公八十会伊川,盛事于今又百年。


岂意苍颜华发叟,亦陪黄阁紫枢仙。


府居末至容连栋,班路前瞻愧比肩。

镫影回疏棂,风声过檐隙。


美人期不来,乌啼蜃窗白。

大廷昔日曾空臆,时论忌人太疏直。
名公正色力主盟,寘之甲科免居乙。
殿庐今日忝校文,甘言如饴心所嫉。
练纸密衔袖,宫门报隔班。
衷肠郁未吐,殿槛可容攀。
巨用须桴栋,旁搜及蒯菅。
起家白屋忝为郎,俯视同侪道亦光。
已幸十年纡赤绂,犹期一日坐黄堂。
纷纷奔竞真成笑,兀兀憃愚但守常。
三纪徒劳祇疗饥,年逾耳顺已知非。
行藏有定随缘过,功业无成与愿违。
里闬傥能乘驷入,君门便欲挂冠归。
政和乙未对彤庭,袖笔曾陪四海英。
三十七年浑梦境,六千馀里邈神京。
大钧播物无垠际,小录搜才有姓名。
塞上烟尘永不扬,边民戍卒尽耕桑。
抗言用武真非策,唾手扶危别有方。
须信精诚能感格,由来道德本安强。
王室当年若缀旒,片言戡定出奇谋。
临机勇决千钧弩,济险优游万斛舟。
掌上回旋皆造化,毫端升黜是春秋。
先友勤渠庆得时,相逢仍在右垣扉。
负山徒荷君恩重,起草多惭笔力微。
早岁应门叨赏识,几年联襼接音徽。
大将新开戎政府,门外列校如狼虎。
团营十二坐指挥,此生焉能与哙伍。
咸宁旗偃虏骑来,咸宁旗出虏骑回。
芜城兆霜雪,颍川凋芰荷。
昔别情已矣,今别情奈何。
英英二三子,行亦车悬■。
犹子知几人,子独欣白眉。
风霆破春晓,怒翼鸣天池。
未促南昌行,还为竹间期。
卞氏称六龙,公家宛相如。
久作风雨散,于今共诗书。
山前犹制锦,江上方题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