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光生雨后,万象喜新晴。


雾以南风盛,云含朔雪明。


江干愁作客,谷口忆归耕。

惆怅多山人复稀,杜鹃啼处泪沾衣。


故园此去千馀里,春梦犹能夜夜归。

暮雨风吹尽,东池一夜凉。


伏流回弱荇,明月入垂杨。


石竹闲开碧,蔷薇暗吐黄。

缕缕轻烟细细风,秋千池馆万家同。


高低草色相参绿,深浅桃花各自红。


人意尽随流水去,风光都在笑声中。

三年身不到姑苏,见说城边柳半枯。


纵有萧萧几株在,也应啼杀树头乌。

夜来微雨歇,河汉在西堂。


萤火出深碧,池荷闻暗香。


开窗邻竹树,高枕忆沧浪。

故园修竹绕东溪,占水侵沙一万枝。


我走宦途休未得,此君应是怪归迟。

才非天授学非师,以此成名曩岂期。


杨叶射频因偶中,桂枝材美敢当之。


称文作艺方惭德,相贺投篇料愧词。

客路度年华,故园云未返。


悠悠去源水,日日只有远。


始叹秋叶零,又看春草晚。

十年不作还家梦,荒草深深锁竹扉。


无主落花随水去,有情啼鸟劝人归。


儒冠寥落风流减,客路凄凉故旧稀。

明妆新写黛如张,结伴银娘并胆娘。


为有幽怀须互语,肯教闲事得相妨。


帘边綦屧防微露,榼内茶蔬劝递尝。

落叶卷风雨,客愁仍去年。


背镫三峡水,欹枕九江船。


预想他时话,须妨此夕眠。

乱后须兼白,春来草复青。


水环垂钓石,云护读书亭。


与客论孤愤,从人笑独醒。

最销魂、陌头杨柳,登楼倦听啼鸟。
踏青人去天涯远,闲煞故园芳草。
乡梦悄。

江上多秋色,天涯无故人。


不因会面少,那得寄书频。


冷露屯残菊,西风老白蘋。

高城萤火夜深飞,带雨中林转细微。


腐草馀光皆物化,乘风高举亦天机。


流年过眼催仍急,浮客怀乡叹未归。

小栏花药手亲栽。
怨春常负尊醅。
海棠新报几分开。

帘拂蛛丝萦宝篆。
暗转清徽,似诉长门怨。
抑郁情怀谁得见。

今年剩有冬一月,今冬先得半月春。


留春借冬皆乐事,但苦世上无闲人。


平皋梅花如雪浪,夜色晨光迷滉漾。

千家桑梓兵馀痛,十世松楸火后悲。


瓦砾成滩无鸟雀,荆蒿如杖有狐狸。


咸平树在枝柯损,晚易书亡目录遗。

辟兵辟寇走他方,六遍移家路转长。


百醉与君同出处,五穷随我共行藏。


柳花暗度谁家竹,燕子寒归何处梁。

红藤枕上到家园,花木萧疏可若干。


陋巷夕阳人悄悄,旧墙新雨竹娟娟。


数声啼鸟春愁破,几点残星夜话阑。

衰翁病起头初裹,拄杖穿林探笋生。


悄悄菰蒲看鸟下,疏疏杨柳见人行。


一春长雨花全瘦,半日佳晴蝶便轻。

晚易图书烬,篆畦花木新。


承平三世积,丧乱一朝贫。


清晓凭栏意,空山袖手人。

只道娇春日,谁知战朔风。


轻霜去人远,爱景入枝红。


依旧风情在,难将艳冶同。

深蔓迷归路,荒蹊未有家。


谁知寒雨里,也作小春花。


菌紫松间茁,菘黄涧底芽。

向老工诗句,残春尽树花。


君来相映发,吾得减咨嗟。


著帽风前侧,挥毫醉后斜。

邳州城下雪霏霏,春入无端暖尚微。


映日忽疏还复密,随风欲堕却仍飞。


沙头渔艇寒收网,岸上人家昼掩扉。

四山木叶绿交加,数架茅茨是我家。


窗隙微风入飞絮,竹边清露养孤花。


得眠稳寐梦须好,无句不幽诗可夸。

故园春又暮,游宦几时回。


树暗莺虚老,庭空燕自来。


石阶风扫叶,诗壁雨生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