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经籍尽焚秦室乱,孙吴有禁本朝危。


圣贤文字初何罪,群小盈庭事可悲。

有耳不听《下里巴人》,有手不写《剧秦美新》。
天生灵物寄我体,可惜秽弃同埃尘。


清风百世希文老,一字流传今是宝。

又见青山雪后童,神游何处蹑星虹。
无金可铸春风象,有笔难形化雨功。
洛社衣冠觞咏里,孔庭诗礼笑言中。
碧山投老始成游,总为昭陵土一抔。
片语不留身后计,一生长抱域中忧。
人非金石谁千古,世有神仙定十洲。
三年不拜先生墓,一滴尤伤此日心。
古道曲村犹历历,旧松新桧想森森。
周旋未敢遗言坠,阅历空嗟往迹深。
一砚能令一生足,感君投赠重金玉。
人言当为文字祥,夜夜灯花寒吐粟。
提携不到白玉除,安能细碎笺虫鱼。
数竿修竹锁窗云,小队闲过坐夜分。
未论题舆夸别驾,似从横槊识将军。
诗因刻烛吟方就,酒为冲寒醉欲醺。
乙亥二月月几望,捧檄延州度千嶂。
马头忽现嘉岭山,大字摹崖屹相向。
怪螭蟠屈瘦蛟舞,乃是龙图老子之笔仗。
书剑翩翩塞上游,莺花首夏送行辀。
旧从珠浦瞻丰度,新绾铜章喜献酬。
水落桑干环帝阙,山连阴岳壮神州。
子陵先生,故人光武,以道相忘。
幸炎符在握,六龙在御,臣来亿兆,阳德方刚。
自是先生,独全高节,归去江湖乐未央。
耿耿银潢净,窗月莹如冰。
朱丝一扣,万籁不起冷光凝。
千古遗音犹在,一洗淫哇郑卫,北里与南陵。
衣云阁外万竿竹,绝地累土高十寻。
尚书于此著《儿易》,黄芽竞茁苍精吟。
梦吞三爻美东箭,老人犹自有童心。
高贤邈已远,凛凛生气存。
韩范不时有,此心谁与论。
千载威名文正公,忽瞻遗笏照双瞳。
敢从象齿窥清裁,屡批龙鳞奋大忠。
秉立定知端若植,至今犹想气如虹。
阖闾城外草芊芊,桃花杏花红烂然。
物华两岸眼零乱,画船春水如登天。
棹歌却转横塘去,山寺钟声日将暮。
魏公勋业垂前代,百世高风道并隆。
立庙东吴见遗像,出师西夏有全功。
山回鸟道千盘尽,天入龙门一罅通。
寒听钟清倚枕频,麓堂音断正愁人。
书中未尽言中妙,画里争如梦里真。
九制立挥忙秉笔,三朝坐论缓垂绅。
短歌无和不成音,手牍重开泪雨深。
云隔长安空注目,雁回湘浦独伤心。
迹留篆籀须铭鼎,调绝风骚莫谱琴。
死后谁知尚有书,符台缄至益沾裾。
曾知此意吾多负,敢谓今人我不如。
春服从游诸子在,夜堂歌咏几年馀。
铭公谁秉笔如椽,邃叟知公自蚤年。
曾谓中郎碑可愧,也知裴老画堪传。
遗书数卷真垂世,阴德三朝已格天。
遗书新刻自徽州,千里缄来百拜收。
自是叔孙知不朽,未应巢父得长留。
秘藏不作山中计,重购还供海外求。
几年卜筑欲江东,阳羡溪山罨画中。
千里有情春草遍,一樽无地暮云空。
相州未得归韩老,汝颍犹堪葬长公。
哀音到后又而今,节惠初闻出翰林。
千载特操迁史笔,百年如见范公心。
东川有障龙门在,南斗无光壁宿沈。
茅竹曾闻避市尘,十年两地不轻分。
平生直节真吾道,何处清风不此君。
自保霜筠青似玉,须留雨叶翠如云。
深堂昼日坐萧然,兴至行吟倦复眠。
水石簋清手自击,海天亭远梦相牵。
客谈鹿洞已无分,人忆蠡湖还有边。
梦里题诗处,悠悠万古心。
凤衰吴岳远,竹老楚江深。
南极星方照,西涯月竟沈。
有句传江左,长教和且歌。
未应知己少,自是爱人多。
云野秋无雨,风江晚更波。
漫识金山酒,公因赏识人。
忧为天下地,笑返雪中春。
山色言增重,泉评意出新。
平生一瓣香,今日托人将。
鸿雁南来少,风尘北望长。
回天曾有笔,济海竟无航。
子在心常北,吾归道未南。
书从春后绝,恸岂病馀堪。
诗兴江山老,忧怀岁月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