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风度祠前仰止存,曾于金鉴读遗文。
东南一自开爰立,伊吕千秋几嗣芬。
海燕长辞秦岭驾,中牢空吊越山魂。
开元贤士张文献,落落长才际盛时。
沧海明珠知价重,秋风白羽叹恩衰。
凶徒已破生前胆,鸟道何劳死后思。
偶来游佛刹,政值早秋时。
隔竹闻疏磬,荒苔翳旧碑。
道人留古画,阁老有雄词。
立马重登丞相祠,岩头高阁五云垂。
中原早识胡雏乱,大驾何劳蜀道思。
天送荆州风雨梦,世传金鉴帝王师。
白鹇飞上搆猪儿,鼙鼓渔阳衅已基。
金鉴早孤先见虑,却怜风度忆他时。
列宿郎官感夙因,沧桑留得后凋身。
耽诗花萼追先集,营墅峨眉有替人。
已见钜编刊玉海,更搜遗献辑珠尘。
乡贤著述夥遗珠,梨枣艰难惜道孤。
何幸羽陵收散佚,竟从筚路启荒芜。
编摩藏说李如一,校勘名家赵敬夫。
丞相祠堂何处寻,龟峰石畔草如茵。
松阴故址风霜古,苔锁残碑岁月深。
万古铁胎遗素像,千秋金鉴写丹心。
百粤山川大庾开,车书玉帛自东来。
谁将禹凿通尧域,故遣重关逼上台。
一代勋劳天地老,千秋献纳古今才。
明烛几先有远图,可怜风度至今无。
催花羯鼓声方闹,早向渔阳识叛胡。
曲江山翠郁巑岏,万古千秋祖烈存。
金鉴至今称国宝,岂惟勋业擅开元。
南人初作相,风度亦高人。
直道终难舍,文章自致身。
倾心金鉴录,流涕剑门尘。
梅鋗战迹已寒灰,翠壁千寻凿险开。
蛛网不蒙金鉴录,马嵬争见玉环来。
少牢遣祭恩徒重,秋燕缄诗事可哀。
少年高第便知名,首谒燕公意已倾。
曾许文章冠余子,有谁风度似先生。
知人岂独王夷甫,守正何殊宋广平。
读书台上揽清奇,万丈飞泉起砚池。
可是玉龙翻浪暖,水晶帘动喷珠玑。
峻岭淩云泻碧川,先生风度故依然。
勋名史外孤踪远,文献江南万古先。
金鉴未磨天护宝,炉峰不动日烘烟。
何代关山今相祠,丹青历历表南陲。
开元人物多文献,庾塞风云几梦思。
疏刺胡雏宗社计,诗题海燕哲臣悲。
丞相祠高庾岭阳,绿槐翠柏蔚苍苍。
当年风度云霄迥,异代丹青日月光。
古栋流霞虚掩映,画檐飞鹤晚回翔。
相国崇祠苔径深,阁连山寺昼多阴。
丰碑没土刚三尺,古木含霜定几寻。
端揆素怀虚伟略,开元忠愤寄幽吟。
岭路崎岖石磴危,高台尸祝倚丰碑。
机先蚤向胡雏辨,心事还从海燕知。
一代直声悬帝眷,千秋风度使人思。
文字垂青史,瞻容起后思。
一生金鉴录,千载曲江祠。
风度曾闻昔,衣冠今若兹。
祠堂突兀倚江开,瞻拜空余海燕哀。
只道主由金镜致,岂知兵为玉环来。
文章自昔传徐碣,香火常新傍舜台。
相业开元盛,天南俎豆新。
文章推大笔,风度见名臣。
故岭梅花发,荒祠碧草春。
唐相经营地,灵祠灌木围。
笏囊人共羡,羽扇恨偏违。
望祭神雅集,焚香海燕飞。
千仞居然一径通,名臣俎豆至今崇。
试将廊庙擎天手,犹著家山辟地功。
揽辔频闻徵草泽,当关曾此失英雄。
奸魂偃月忌吴黄,正气难摧百鍊刚。
奇响后来谁接续,玉川拜疏植纲常。
峻岭淩云泻碧川,先生风度故依然。
勋名史外孤踪远,文献江南万古先。
金鉴未磨天护宝,炉峰不动日烘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