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五指冠国琛,一笔帜文苑。
矫矫中书君,不产中山产琼管。


黑云堆墨醮峰端,横写南天万行满。

文笔山深隔翠微,清晖迢递映书闱。


门临绝涧逢人少,帘卷孤峰见雁飞。


四壁泉声喧午梦,半檐藤影落秋衣。

丈人日暮看芙蓉,湘水西来第几峰。


兔颖刺天无属我,今为松桂主人公。

冠无獬豸带无鱼,鹤步芹宫足自如。
一片青山满船月,不妨读尽晦翁书。
云表岧峣玉毫吐,点画鸿蒙扫烟雨。
丰狐老兔愁锋芒,象齿文犀安足数。
长虹一道界奎躔,明霞万里飞琼笺。
建溪泠泠漱花坞,紫鳞白石纤可数。
练影晴披琼馆云,镜光直泻明珠浦。
碧玉环流学士家,桥南桥北问桃花。
房星落地仙灵驭,渡海潜行不知处。
有时风雨尚闻嘶,石垄高鞍待谁据。
回身似就琼波饮,落日千山散云锦。
玉衡之精化为石,朱霞作冠金作翼。
潮头阳乌射琼岛,岛日曈曈送春晓。
此山恰与桃都连,云里长鸣声向天。
陇首烟云接海坛,日边金马玉为鞍。
屹然琼岛开奇甸,常作擎天八柱看。
沧海烟深碧浪遥,鱼龙奋起上云霄。
至今司马双题笔,犹在天涯万里桥。
曙色茏葱万丈梯,数声咿喔到金闺。
君看圣主贤臣日,何但王褒祀碧鸡。
海上山高已插天,孤峰颖出更淩烟。
玉堂学士曾持橐,奏对行趋御陛前。
壮邑分汤沐,才人劳簿书。
名山皆载笔,化雨日随车。
梦入君章鸟,庭悬秋浦鱼。
空无海祲杂江氛,一片湘帘映楚云。
不卷几年长袅袅,平铺终日自沄沄。
康王谷口珠千斛,龙女机中线五纹。
亭下阑干曲曲通,浅红深紫斗帡幪。
低迷似欲留歌扇,缛丽深疑蠹女工。
浓渍一番高阁雨,生香不断画帘风。
高压重城郡圃东,分明一笔倚青空。
云蒸不作昙花雨,神运遥生月殿风。
此日育王重锡号,向来毛颖谢论功。
炎洲穷灭没,冈峦互参次。
卓矣文笔峰,崚嶒拔平地。
壁立无因援,绝巘削如刺。
借得登山灵运屐,乾坤眺望倚巑岏。
上方日落楼台碧,积雨春深草木寒。
战马中原连万国,风樯巨海隔三韩。
伊昔吾宗知稼翁,文章气节称人雄。
卜筑稼村三百载,参天乔木青茏葱。
巍巍先祠屹中峙,列屋儿孙自邻里。
吾家迁莆岁月深,旧栽品树参天青。
况复先人多种德,直与兹树同敷荣。
庆流孙子昌而炽,适当品树成阴际。
乌山一脉纡且长,吾宗奕叶居其阳。
流水萦回自山下,到门汇入三池塘。
池塘一一方而小,昔有神僧呼印斗。
石幢亭亭苍玉立,数寻遥倚西山碧。
宛如大笔架山曲,壮观莆城闻自昔。
吾家聚族幢之东,人豪迭出称儒宗。
橘林风细凉飔生,石磴雨滑褰衣行。
双肩正如野鹤立,左耳忽若秋蝉鸣。
孰云耽诗并齐己,我爱玩世惟弥明。
谁将班管插遥天,苍翠横空文自妍。
澹点秋旻排雁字,浓添春雾走龙蜒。
便移锦石为池砚,即把香云作纸笺。
频年何事辄相寻,卖拙诗文费苦吟。
直似砚穿磨以铁,敢云墨惜宝于金。
博人笑口劳伊昔,搜我枯肠悔自今。
缥缈云中绚彩标,九天晴色散岧峣。
高峰两度来春雁,中巘人文翊圣朝。
一峰屹立万山低,造化生成笔一枝。
锐颖常沾雨露泽,光芒直射斗牛墟。
江山北去呈文字,海岛南来作砚池。
突屼山岚一带长,轻烟暖日弄晴光。
孤峰隐隐淩霄碧,群卉森森过雨苍。
霭气浮空迷绕郭,霞浑拂树映斜阳。
海上扶舆淑气融,笔峰晴削倚层空。
彩烟时拂彤云里,黼黻裁成总化工。
五指伸来笔一尖,建州泰运属先占。
孤高气概齐华岳,熣灿文光逼玉蟾。
雨露长滋千古润,风霜不改九秋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