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寒林萧飒锁愁烟,下马新阡忆往年。


天诔高悬金简字,山灵长护玉堂仙。


松间月冷眠孤鹤,谷口春残怨杜鹃。

日日江门弄钓丝,清闲到老亦何辞。


风波薄暮看投楫,裘葛无心祇顺时。


身世频频催白日,文星恰恰照南陲。

江门杨柳绿丝丝,折赠先生更不疑。


未可轻看惟出处,最难为别是相知。


细鳞安敢辞盆水,老凤从来识圣时。

严子名存旧钓台,宦途看去复看来。


乘田委吏风尘里,无分山中久闭斋。

暑雨初晴濲水浮,相看握手话中流。


陶然一醉江门景,却羡仁夫解远游。

茅笔新题卷一通,又留双眼浙之东。


湘湖秋色休催我,且缓蒲帆半日风。

圣途看日远,老梦睫难交。


短发真愁改,灵根尚可浇。


洞云留晚履,山月照空瓢。

看云遭鹿过,弄水见龙留。


宝聚光须掩,声凡律岂投。


毫毛即天宇,泰华亦针头。

悬崖难置足,却顾几淹留。


草草淩晨发,依依入暝投。


年华更物候,世味白人头。

为有君臣义,人间无所逃。


婺源一蹶后,含笑看欧刀。

读史数行泪,看天万古心。

从来殉国者,不必受恩深。

慕公名字读公诗,海内人人望见迟。


青眼独来幽阁里,缟衣无奈浣妆时。


蓬门昨夜文星照,嘉客先期喜鹊知。

乐天吾所敬,挂冠方一年。


家事能几何,处置有后先。


始卖南坊园,次卖东郭田。

帝命元臣选外台,南州声望久崔嵬。
仓箱早办九年集,原隰欣迎四牡来。
父老此时方见日,吏饕平昼忽惊雷。
凤诏飞来墨未干,南阳龙卧岂能安。
乾坤局面随时异,鱼水君臣自古难。
华国文章名望重,逼人正气色芒寒。
丛祠水石郁森森,闽海儒宗擅士林。
俎豆几人陪秩祀,衣冠千载续徽音。
奉尝不愧家声远,绳武应知世泽深。
想像遗踪五百年,溪山留胜尚依然。
一时厉禁浑无恙,万古斯文赖有缘。
仰止将兴闽绝学,景行端藉曾多贤。
逢掖登庸玉带归,近来亲见古应稀。
两朝旧学传黄卷,一代完名映紫微。
西洛园池增胜概,东城冠盖掩前辉。
太微无云星汉明,商飙按节回玉衡。
土阶六叶飞尧蓂,岁在戊申申甫生。
甲戌仲舒杨大庭,引翼房杜登蓬瀛。
学海驰声四十年,归来霜月几回圆。
春晖寸草俱无恨,轩冕山林共一天。
乡论古今西洛社,寿觞先后北山筵。
东南人物重毗陵,陆相声华动帝廷。
门下老生惭继武,膝前孙子解传经。
滦江木叶催鸿阵,阿阁天风想凤翎。
猎猎红旌动驿舟,萧萧行李不禁秋。
盐梅已觖苍生望,樗栎虚惭药笼收。
圣眷有隆馀恤典,国谋谁与记先忧。
金沙西涘白云东,鹤发萧然两寿翁。
月旦并高诸子论,衣冠相望古人风。
雪中松柏寒逾劲,露下芙蓉晚更红。
江东桥上望,山上邺山堂。
道学无馀子,先生有瓣香。
艰难丁末造,阅历冷沧桑。
后游从二客,老兴拟东坡。
北斗天容净,南山树色多。
炎威消酷吏,幻梦冷春婆。
凤鸟才看刷羽仪,胡为遽报哲人萎。
可怜如晦遄归日,不及唐朝既效时。
善类固知难著脚,小人未可便扬眉。
日淡寒皋雪树枯,若为千里进生刍。
绛雪楼笔求难再,黄牡丹诗赏遂孤。
他日藏山司马在,而今述古老彭无。
入世雄心老渐灰,昔年钩党竞风雷。
俊厨何救东京没,刁顾还从北渡来。
天为文章留末路,人推碑版冠群材。
男儿心事少陵诗,不与英雄说又谁。
衰鬓未甘无用处,壮怀图见太平时。
休惭夜雨挑寒灺,喜听春枰改旧棋。
风尘三十年,世途日险窄。
婵娟弃土梗,倚市竞容泽。
大雅何寂寥,志士三叹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