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清宵何事偏阴雨,一岁中秋得几回。
有酒停斟迟月上,将眠更起看云开。
光馀明夜留相补,约定故人怨不来。
非贪明月好,不愿值中秋。
移就灯前照,思从镜底收。
云香花唾影,波散雨吹愁。
金低辟老火,月琯行仲商。
是为阴之中,正与日相望。
浮云横相掩,人谓妒且狂。
夜夜重阴世莫窥,今宵无月始惊奇。
浮云落与人争渡,渔火明如海有涯。
万象至今仍仿佛,众山才隐复参差。
密云作意偏遮月,何碍空斋病眼人。
一瞑强能祛万古,今宵宁足说前身。
瘵成莫疗霜中柿,客倦初思江上莼。
今夕秋华光乍掩。
雨潇风飘,忍把珠帘卷。
无奈夜长歌宛转。
远道长驱泥滑滑,严装倦客马萧萧。
谁家短笛递悲咽,半壁寒灯照寂寥。
怅望云山迷故国,不妨风雨妒今宵。
一年好景三秋半,把酒还思玉宇寒。
细雨不堪论旧约,痴云空自恼清欢。
江头几处凭阑望,天上何人倒影看。
似此如何得好怀,夜寒泉石亦难谐。
却怜金井桥头影,定是吟诗忆海涯。
雪晴夜半冷云开,缺月疑从匡顶来。
招隐泉边应未卧,遥知两地各徘徊。
素娥作意失幽期。
我自不凭伊。
举杯重叹,帖云微笑,应道人痴。
境浊常鲜惬,事难获易欣。
皎月当中秋,觇候每倦勤。
扁舟泊沙岸,是夕无纤云。
去年今夕秋雨晴,银蟾出海何晶明。
中庭宴集惬幽赏,良夜况与清风并。
水精帘开广寒府,十二琼楼辉玉宇。
朦胧月映冥冥雾,雾重还成雨。
下方晴暗亦何常,我欲乘鸾空外赏清光。
醉中佳趣君应领,切莫推辞饮。
问孀娥、僝僽厌看人,唯复厌人看。
正凉宵准拟,招延素魄,慰藉苍颜。
廉纤梧桐细雨,吹彻玉箫寒。
皓魄埋云未肯收,佳娥寂寞为谁羞。
可怜数点不多雨,误却一轮无限秋。
急扫妖氛天外去,莫教微影暗中流。
广寒宫冷,望杳蓝桥路。
无奈婵娟被风妒。
驾长梯、扫开云翳,放出冰毬,又只恐、海底骊龙抱住。
何事中秋景不赊,先期约客意空奢。
月华应欲迟三夕,雨色堪怜满万家。
台上高楼生暮角,城边古戍断霜笳。
湖上通宵坐,中天月未明。
孤舟虚夜景,万籁自秋声。
竹叶沽还进,灯花剪复生。
叶声繁,鸿信断。
懊恨孤眠,时序频频换。
桂子平分秋一半。
不见团圆桂景森,清辉一片本常今。
欲看静夜千家昼,先扫长空万里阴。
宇宙光明思佛掌,儿童颦蹙见人心。
秋中景色正萧森,月色超然重古今。
要使万方倾素采,那知三日翳重阴。
晦冥欲害天公眼,想像难忘海宇心。
凉意秋将半,深期月影清。
昨宵云点缀,今夜雨纵横。
睡久何曾著,更阑喜暂晴。
已孤前度一中秋,满望今宵月下游。
药杵放闲灵兔懒,镜奁掩却素娥愁。
知谁有术擎梯取,枉费当年弄斧修。
花落铜盘蜡炬残,风帘读卷未能安。
地分瓯越秋多雨,人在蓬莱夜更寒。
敬礼每烦陈俎豆,清谈仍喜接衣冠。
四时丹桂年年好,万岁青娥个个妍。
但看世人生与老,不愁玉兔缺仍圆。
攻侵属国雪中节,巧趁鸱夷烟际船。
乱山深处过中秋,只有风湍拍石头。
赖是今宵无月色,若令月出转添愁。
待月中庭月未明,且凭银烛坐长更。
开怀不减南楼兴,得趣宁辞北海觥。
为问素娥何处去,应知皓魄定留情。
群玉山头,记桂子晚香,四天澄澈。
片云遮断,知妒谁家圆月。
耐孤冷、偷药姮娥,镇绣奁能启,翠管空设。
雨飘零,风凄清。
坐念今夕月,知从何处明。
未须无月更作恶,但愿有酒常同倾。